[实用新型]用于拉索水密封疲劳性能的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48495.2 | 申请日: | 2012-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3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文思人;顾庆华;朱金林;俞建群;张海良;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浦江缆索有限公司;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 地址: | 3141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密 疲劳 性能 测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拉索水密封疲劳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拉杆(1)、轴向张拉穿心油缸(2)、拉索套(3)、油缸支撑筒(4)、油缸移动支撑车(5)、张拉梁(6)、横推滑动副(7)、横推缸(8)、组合承载钢管(9)、机架(10)、升降杆(11)、沉降式地基(12)、套筒(13)、充气密封垫(14)、压力传感器甲(15)、位移传感器甲(16)、压力传感器乙(17)、位移传感器乙(18)、温度传感器(19)、热水循环装置(20)、液压装置(21)和电气控制装置(22),其特征是:
轴向张拉穿心油缸(2)箍在拉杆(1)外,拉杆(1)的一端用螺母和垫片固定在轴向张拉穿心油缸(2)上,拉杆(1)的另一端从轴向张拉穿心油缸(4)穿出后和拉索套(3)螺纹连接,轴向张拉穿心油缸(2)的伸缩端和油缸支撑筒(4)连接,油缸支撑筒(4)套在拉索套(3)外,轴向张拉穿心油缸(2)的缸体和油缸支撑筒(4)都固定在油缸移动支撑车(5)上;
张拉梁(6)的一个端面设于油缸支撑筒(4)的一侧,张拉梁(6)的滑动工作面设于横推滑动副(7)上,张拉梁(6)的两侧各连接一个横推缸(8)的伸缩端,横推缸(8)的缸体分别固定在组合承载钢管(9)的两侧,横推缸(8)的伸缩端推动张拉梁(6)的滑动工作面沿横推滑动副(7)横向往复移动;
组合承载钢管(9)的前部通过销轴和机架(10)连接,组合承载钢管(9)的后部通过升降杆(11)支撑于沉降式地基(12)上;
组合承载钢管(9)的一端固定在横推滑动副(7)上,套筒(13)套在组合承载钢管(9)的另一端,套筒(13)内设有充气密封垫(14);
压力传感器甲(15)固定在套筒(13)上,位移传感器甲(16)固定在轴向张拉穿心油缸(2)上,压力传感器乙(17)和位移传感器乙(18)都固定在横推缸(8)上,温度传感器(19)设于组合承载钢管(9)内;
热水循环装置(20)由水泵、加热器和水管组成,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水管分别连接组合承载钢管(9)的出水口和进水口,水管内设有加热器;
液压装置(21)由油缸和油管组成,油缸的出油口通过油管分别连接轴向张拉穿心油缸(2)的缸体和横推缸(8)的缸体;
电气控制装置(22)包括可编程控制器(221)和微机(222),轴向张拉穿心油缸(2)、横推缸(8)、压力传感器甲(15)、位移传感器甲(16)、压力传感器乙(17)、位移传感器乙(18)和温度传感器(19)都通过信号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21),可编程控制器(221)通过信号线连接微机(2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拉索水密封疲劳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防水摄像头(23),防水摄像头(23)设于组合承载钢管(9)内且正对充气密封垫(14),防水摄像头(23)通过信号线连接电气控制装置(22)的微机(22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拉索水密封疲劳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组合承载钢管(9)由侧板(91)、外侧封板(92)、内钢管(93)、承载板(94)、层板(95)和底板(96)组成,四块侧板(91)拼合成一截面为矩形的方管后套在内钢管(93)外,侧板(91)外各固定一快外侧封板(92)予以加强固定,内钢管(93)的外侧面和四块侧板(91)的内侧面各用一块承载板(94)连接,内钢管(93)的外侧面上沿轴向固定层板(95),层板(95)和内钢管(93)的中心轴线垂直,层板(95)的边缘分别连接侧板(91)、内钢管(93)和承载板(94),四块侧板(91)拼合成矩形截面方管的端面上固定底板(9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拉索水密封疲劳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压力传感器甲(15)选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量程不低于3000t。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拉索水密封疲劳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压力传感器甲(15)选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量程不低于3000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浦江缆索有限公司;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浦江缆索有限公司;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84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体零件的水压密封检测装置
- 下一篇:蜂窝煤炉用活动炉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