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9022.6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5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杰;杨林强;姚巍;欧阳彩云;陈亮;张应兵;罗俊;李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9/10 | 分类号: | F01M9/10;F01M1/12;F01M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vt 发动机 润滑 油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发动机的性能、油耗以及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可变气门正时(VVT,Variable Valve Timing)技术在发动机上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同时也使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变的比较复杂。所以怎样使润滑油路越简单,结构越紧凑,润滑效果更好,是需要突破的难题。
中国专利200710195892.5公开了一种单VVT发动机润滑油路,缸盖设置有与缸体相连通的主油道,该主油道为缸盖的螺栓孔;缸盖还设置有缸盖第一辅助油道、缸盖立油道,第一凸轮轴承盖上设置有轴承盖第一辅助油道,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与轴承盖第一辅助油道相连通;缸盖还设置有缸盖第二辅助油道、第一凸轮轴承盖上设置有轴承盖第二辅助油道、进气凸轮轴、排气凸轮轴分别设置有凸轮轴主油道,还分别设置有凸轮轴分油道。该VVT发动机润滑油路结构简单紧凑,有效减轻了发动机重量。
但是,对于双VVT发动机,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上述结构叠加的话,会发现系统的压损增加,当凸轮轴相位需要调节时,VVT调节凸轮轴相位的时间变长,速度变慢,导致VVT的响应变差,从而限制了VVT系统的性能,原因在于将单VVT发动机润滑油路简单叠加后形成双VVT油路后,油路过长、油路走向有多次垂直变向等,因此并不适用于双VVT的发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响应迅速的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包括:
设置在缸盖上的第一主油道和第二主油道、第一油压控制油道和第二油压控制油道、第一缸盖辅助油道和第二缸盖辅助油道、中间油道、第一泄油道和第二泄油道;
设置在第一轴承盖上的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润滑油道;
设置在进气凸轮轴上的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润滑辅助油道、进气凸轮轴主油道、进气凸轮轴分油道;
设置在排气凸轮轴上的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润滑辅助油道、排气凸轮轴主油道、排气凸轮轴分油道;
所述第一主油道与所述第一油压控制油道之间、所述第二主油道与所述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之间均安装有单向阀;
排气门正时相位器经第一主油道、第一油压控制油道、第一缸盖辅助油道、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供油,经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一缸盖辅助油道、第一油压控制油道、第一泄油道回油;
进气门正时相位器经第二主油道、第二油压控制油道、第二缸盖辅助油道、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供油,经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二缸盖辅助油道、第二油压控制油道、第二泄油道回油;
中间油道中的油液经润滑油道后分支,一支经第一润滑辅助油道、排气凸轮轴主油道、排气凸轮轴分油道进入排气凸轮轴各轴颈,另一支经第二润滑辅助油道、进气凸轮轴主油道、进气凸轮轴分油道进入进气凸轮轴各轴颈。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油道与所述第一油压控制油道、所述第二主油道与所述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油压控制油道与所述第一缸盖辅助油道、所述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与所述第二缸盖辅助油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油道与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缸盖辅助油道与所述第二缸盖辅助油道的直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油道的直径和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间油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双主油道分别为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的相位器供油,供油油路分布在缸盖两侧,避免了单主油道为两个相位器供油产生供油不足的危险。而且,在油压控制油道与主油道之间设置单向阀,在油压控制油道上设置泄油道,使得油液只能从主油道单方向进入油压控制油道,回油时从泄油道流出,既保证了发动机在停机后VVT油路的油压不会迅速降低,且油路较短,保证了VVT稳定运行、响应迅速。
进一步地,第一主油道与第一油压控制油道、第二主油道与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一油压控制油道与第一缸盖辅助油道、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与第二缸盖辅助油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在油路变向时,油液比垂直变向遇到的阻力更小,使VVT响应更迅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9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蜂窝纸板
- 下一篇:一种地下电动铲运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