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6768.1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程金蓉;秦毅;夏荣荣;董佳慧;吴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建筑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设计中,一般采用刚性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与卷材或涂膜等柔性材料做全外包相结合的多道防水设计,然而柔性外包的防水方法在实际施工中常常被损坏,且防水材料受自身使用寿命的限制,往往影响底板防水效果。在大面积底板结构施工情况下,传统的底板防水方法无法满足防水要求,严重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针对工程超大面积底板施工,应用常规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措施无法保证结构具备理想的抗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排出由大面积底板表面渗出的地下水的排水系统。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排水系统,用于将底板渗出的水排出至集水坑,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若干排水板以及整浇层,所述排水板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底板和整浇层之间,所述排水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侧由所述水泥砂浆封闭,所述排水板、水泥砂浆和所述底板围合成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的两端连接至集水坑。
当整浇层厚度在100至200毫米之间时,所述排水板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排水板,以及沿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排水板垂直的若干第二排水板,所述第一排水板与所述第二排水板的内部空间互相连通。
相邻的平行设置的第一排水板或第二排水板之间设有间隔距离。
所述间隔距离为3600毫米。
当整浇层厚度大于200毫米时,若干所述排水板平行紧挨着设置。
所述排水板的截面为锯齿状,其齿底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持平。
所述排水板的截面的沿水平方向的宽度为600毫米。
所述排水板的齿顶距所述底板的高度为10毫米。
所述整浇层为细石混凝土结构。
所述排水板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铺设排水板,同时利用水泥砂浆封闭排水板的两侧,从而围合成供渗出的地下水流通的排水通道,最后将排水通道连通至集水坑完成地下渗水的排出,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排出由大面积底板表面渗出的地下水的排水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地下室排水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室排水系统的一个排水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下室排水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301—排水板;101—第一排水板;201—第二排水板;102—底板;103—整浇层;104—水泥砂浆;105—齿底;106—齿顶;107—排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下室排水系统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仅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可以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精神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和润色。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并结合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排水系统,用于将底板102渗出的水排出至集水坑(图未示),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若干排水板以及整浇层103,所述排水板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底板102和整浇层103之间,所述排水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侧由所述水泥砂浆104封闭,所述排水板、水泥砂浆104和所述底板102围合成排水通道107,所述排水通道107的两端连接至集水坑。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102上铺设排水板,同时利用水泥砂浆104封闭排水板的两侧,从而围合成供渗出的地下水流通的排水通道107,最后将排水通道107连通至集水坑完成地下渗水的排出,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排出由大面积底板表面渗出的地下水的排水系统。
所述排水板为塑料材质。
请参考图1,当整浇层厚度在100至200毫米之间时,所述排水板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排水板101,以及沿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排水板垂直的若干第二排水板201,所述第一排水板101与所述第二排水板201的内部空间互相连通。规律分布的排水板有助于地下水的流通,互相垂直的排水板保证了排水板能尽量多地覆盖底板102。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平行设置的第一排水板或第二排水板之间设有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为360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6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