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的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0937.6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奇赞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吕俊刚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油底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油底壳,更详细地说,涉及设置在发动机的下部而装入发动机油的发动机的油底壳。
背景技术
一般在发动机的下侧设置有油底壳,在油底壳中装满发动机油。
另一方面,发动机能够设置在工程机械等特殊车辆上,由于工程机械的特性,产生很大的振动和冲击。
另外,在发动机驱动的期间,在燃烧室进行爆炸行程的期间自身会产生振动和冲击。
上述的振动和冲击传递到油底壳,进而引发油底壳的耐久性下降。
因此,需要具有能够承受外部的冲击和振动的刚性的油底壳。
另一方面,一般油注入口形成于发动机缸体的侧面或发动机缸体的前/后方。但是,在有特殊目的的特殊车辆的情况下,会与设备构件产生干扰,因此油注入口的空间受到限制,从而存在一般形状的油注入口不便使用的问题。
另一方面,当在发动机缸体上设置油底壳时要紧固螺栓,但由于以往的油底壳是连接周缘部形成为薄板形状,因此粘接力与螺栓之间的距离呈比例地产生差异,由此在油底壳与发动机缸体之间产生间隙,存在产生漏油的问题。
另一方面,紧固在油底壳上的螺栓利用如套筒扳手那样的工具,在以往的油底壳中,套筒扳手与油底壳的侧面干扰而利用工具时产生不便,而且螺栓的紧固力不适当,存在过少或过多地紧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发动机的油底壳,其提高了对于从发动机或外部因素传递的振动的耐振性,提高了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发动机的油底壳,其将油注入口配置在油底壳的上侧,提高了接近性,以在特殊车辆的生产公司将发动机搭载在特殊车辆之后,有利于将油注入口的位置修正为期望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发动机的油底壳,其当在发动机缸体上设置油底壳时,在连接周缘部上均匀地分布螺栓的紧固压力,从而防止漏油。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发动机的油底壳,其在利用螺栓将油底壳紧固在发动机缸体上时,避免用于紧固螺栓的套筒扳手与油底壳之间的干扰,从而增大螺栓紧固的便利性,能够适当地设定螺栓的紧固力。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不限定于上述的技术课题,在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的人能够通过以下的记载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的技术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油底壳100,其设置在发动机的下部,该油底壳100具有:连接周缘部110,其形成于所述油底壳100的上部,以与所述发动机的下部连接;紧固部112,其在所述连接周缘部110上形成了多个,通过紧固单元与所述发动机的下部紧固;第1侧面、第2侧面、第3侧面、第4侧面121、122、123、124,其形成于所述连接周缘部110的下侧方向的油底壳100的前后左右的侧部;底部130,其形成于从所述第1侧面、第2侧面、第3侧面、第4侧面121、122、123、124中选择的三侧面的下侧;深油池(deep sump)140,其与所述底部130的一侧连接,且相比于所述底部130的表面向下方深陷;油注入口150,其形成于从所述第1侧面、第2侧面、第3侧面、第4侧面121、122、123、124中选择的任意一个侧面,供发动机油配管连接;以及多个加强筋160,其弯曲地形成于从所述第1侧面、第2侧面、第3侧面、第4侧面121、122、123、124、所述底部130以及所述深油池140中选择的任意一个以上的部分。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中,所述紧固部112的紧固孔和所述加强筋160的中心可以形成于一条直线上。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中,所述加强筋160可以形成为在所述油底壳的内侧方向上凹陷。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中,所述加强筋160可以形成为在所述油底壳的内侧方向上突出。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中,所述加强筋160可以形成于所述第1侧面、第2侧面、第3侧面、第4侧面121、122、123、124、所述底部130以及所述深油池140上。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中,关于所述连接周缘部110,厚度h可以是形成有所述紧固部112的部分比未形成所述紧固部112的部分更厚。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含在详细说明和附图中。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油底壳,在油底壳的侧面、底面以及深油池(deep sump)上形成加强筋,从而提高对从发动机或外部因素传递的振动的耐振性,能够提高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未经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0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调速器的执行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柴油机进排气挺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