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表残膜回收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678311.X 申请日: 2012-12-10
公开(公告)号: CN202931755U 公开(公告)日: 2013-05-15
发明(设计)人: 丁英;赖波;贾登泉;鲍柏洋;宋鹏飞;单娜娜;董巨河 申请(专利权)人: 董巨河;丁英;赖波;鲍柏洋
主分类号: A01B43/00 分类号: A01B43/00
代理公司: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代理人: 祁磊
地址: 830006 新疆维吾尔自治***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地表 回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地表残膜回装置结构的改进,特别是地表残膜回收机。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农用地膜已大面积应用,对作物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农用地膜不但在棉花种植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且在小麦、玉米、甜菜、番茄、大豆、土豆、花生、瓜果、蔬菜等作物上也广泛应用。在我国十几个省区得到应用,2012年棉花地膜覆盖面积已达到2070万h㎡,地膜总用量已达8亿多吨。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和长期使用地膜,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十分严重。经农业科技专家多点调查测算,地膜覆盖种植老区土壤根层残留废膜每h㎡平均达到350kg。每年有近10%以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东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省区资料统计,科技人员为了摸清残膜在土壤耕作层中的残留量,从1999~2010年开展了跟踪调查.从地膜覆盖10年、15年和20年调查残留量统计表明:地膜覆盖10年每㎡,有残膜23.2g,折合每h㎡平均残留量262kg;15年每㎡有残膜平均35g,折合350kg/h㎡;20年每㎡有残膜平均43g,折合430kg/h㎡,残膜已分布在土壤整个耕作层。残膜的大量存在影响了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影响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地膜覆盖栽培能使棉花增产平均达16%,而地膜覆盖20年残膜危害造成棉花减产平均达12%,两项相抵,地膜覆盖栽培只增产4%,而地膜成本又增加投入630元/h㎡,这样以来,就失去了覆盖地膜的意义。地膜残留物对土壤、对作物生长、对牲畜造成严重的损害,对环境也造成严重影响,残膜遗留在田间、地头,大风刮过后,田间、地头、树梢上都是残膜,影响农村环境,造成“视觉污染”,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不相称。

我国农机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拖拉机、内燃机、耕作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排灌机械、运输机械、牧业机械、拖内配件等13个行业,但残膜回收机械在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非常小,而且很多地区还是一个空白;有些地区,如甘肃、河北、新疆、东北三省区等地,虽然研制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残膜回收机,但还是停留在研制阶段,都是些苗期揭膜、头水前揭膜和作物收获后揭膜的机型,还没有投入市场大规模推广应用,而残膜回收机的研制则是一个空白,因此,残膜回收机的应用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农机科研工作者从1982年就开始对残膜回收机进行研究,先后研制出了头水前揭膜机,作物收获后,耕地前揭膜机等五、六种,但由于地膜太簿,膜上土太多,地膜与土壤的亲合力较强,在土壤湿度较大时,膜土难以分离,滴灌节水与揭膜相互矛盾等诸多难题,同时所研制的残膜回收机结构复杂,使用可靠性偏低,单机成本过高,研究工作进展迟缓,推广也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表残膜回收机,能耗更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省时省力,残膜回收效率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巨河;丁英;赖波;鲍柏洋,未经董巨河;丁英;赖波;鲍柏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3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