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重挂接控制装置、液控系统及流动式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3869.9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7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史先信;王守伟;焦国旺;金慧玲;张盛楠;张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20 | 分类号: | B66C13/20;B66C23/86;B66C23/76;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重 控制 装置 系统 流动 起重机 | ||
1.一种配重挂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盒控制阀,所述遥控盒控制阀包括:利用并联的多个阻尼的通断对输出的油液流量进行调节的阻尼调速结构和向回转系统提供先导控制压力油液的回转先导控制结构;且所述遥控盒控制阀的阀体具有:
第一阀体进油口,与所述阻尼调速结构和回转先导控制结构的进油口相通;
第一阀体回油口,与所述回转先导控制结构的回油口相通;
第一阀体出油口,与所述阻尼调速结构的出油口相通;
第二阀体出油口和第三阀体出油口,分别与所述回转先导控制结构的两个出油口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挂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速结构包括:第一节流阻尼、第二节流阻尼和第一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节流阻尼和第一电磁换向阀串联并与所述第一节流阻尼并联;在不同工作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得电与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阻尼的压力油液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重挂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先导控制结构包括:第三节流阻尼、第一减压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减压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三节流阻尼相通,所述第一减压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相通,所述第一减压阀的泄油口和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所述第一阀体回油口相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阀体出油口和第三阀体出油口相通;在不同工作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阀芯位置改变控制所述第一减压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阀体出油口或第三阀体出油口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重挂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盒控制阀还包括电磁换向结构,所述电磁换向结构包括:第三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和第五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串联在所述第一阀体进油口与所述阻尼调速结构和回转先导控制结构的进油口之间的油路上,控制油路的通断;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和第五电磁换向阀分别串联在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出油口与所述第二阀体出油口和第三阀体出油口之间的油路上,控制油路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重挂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控制阀,所述配重控制阀包括:第六电磁换向阀和第七电磁换向阀,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的一个出油口与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相通,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具有感应式位置检测开关,在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的阀芯到达所述感应式位置检测开关的位置,触发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接通所述第一阀体进油口与所述阻尼调速结构和回转先导控制结构的进油口之间的油路;
所述配重控制阀的阀体具有:
第二阀体进油口,与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相通;
第二阀体回油口,与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的另一个出油口和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相通;
第四阀体出油口和第五阀体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出油口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重挂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控制阀与所述遥控盒控制阀集成在一个阀体内,或者采用分体式阀块或叠加阀方式进行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重挂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阀体内部还包括溢流保护结构。
8.一种用于配重挂接控制的液控系统,包括:具有回转比例控制阀的转台回转系统和配重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流量泵、小流量泵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配重挂接控制装置,所述配重挂接控制装置的第一阀体进油口与所述小流量泵相通,所述第一阀体出油口与所述回转比例控制阀的进油口相通,所述第二阀体出油口和第三阀体出油口分别与所述回转比例控制阀的左右先导油口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配重挂接控制的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挂接控制装置的第二阀体进油口与所述大流量泵相通,所述第四阀体出油口和第五阀体出油口分别与所述配重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通。
10.一种流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配重挂接控制的液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38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功率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
- 下一篇:钢-玻璃钢复合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