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溶气气浮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69041.6 | 申请日: | 2012-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1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太一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2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溶气气浮机 | ||
1.一种溶气气浮机,包括静态混合器(1),在静态混合器(1)的入口端连接有原水进水装置(2)、混凝剂添加装置(3)、空气进入装置(4)和絮凝剂添加装置(5),在静态混合器(1)的出口端设有溶气释放器(6),所述的溶气释放器(6)设置在气浮池(10)内,在气浮池(10)上连接有回流装置(8),在溶气释放器(6)的上方设有刮泥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气释放器(6)包括壳体(61),在壳体(6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口(62)和出口(63),在进口(62)上连接有与静态混合器(1)相连的溶气水导入管(63),在壳体(61)内设有能够促使气水分离的搅拌机构(64),所述的出口(63)处设有导流机构(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气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泥装置(9)和溶气释放器(6)之间设有联动结构(7),所述的联动结构(7)上连接有驱动器(11)且联动结构(7)能在驱动器(11)的带动下同时带动刮泥装置(9)和溶气释放器(6)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气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添加装置(5)还与溶气释放器(6)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溶气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机构(65)包括设置在壳体(61)外围且与壳体(61)相连的导流板(66),所述的导流板(66)与壳体(61)之间形成竖直设置的导流通道(67);所述的导流板(66)的高度大于壳体(61)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气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66)包括与壳体(61)的底部相连的第一板体(661)和连接在第一板体(661)上且竖直设置的第二板体(662);所述的第一板体(661)、第二板体(662)与壳体(61)连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溶气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板体(662)呈竖直设置的瓦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气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机构(64)包括设置在壳体(61)内的搅拌桨(641),在搅拌桨(641)上连接有搅拌轴(642),所述的搅拌轴(642)与所述驱动器(11)相连;所述的搅拌桨(641)呈螺旋状且竖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气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11)与溶气释放器(6)的搅拌轴(642)相连或与刮泥装置(9)的驱动轴(91)相连,所述的联动结构(7)设置在搅拌轴(642)和驱动轴(9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溶气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结构(7)包括固定在搅拌轴(642)上的第一伞齿轮(71)和固定在驱动轴(91)上的第二伞齿轮(72),所述的第一伞齿轮(71)和第二伞齿轮(72)的中心轴相互垂直且第一伞齿轮(71)和第二伞齿轮(72)相互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气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泥装置(9)包括驱动轴(91)和从动轴(92),所述的驱动轴(91)和从动轴(92)之间设有传动带(9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太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太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90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检查井与钢带波纹管连接装置
- 下一篇:接头体、加水装置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