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车顶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7673.9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6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045 | 分类号: | B60R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车顶 | ||
1.一种旋转式车顶架,由一前架与一后架组成,前架与后架前后对向排列设置于一交通载具车顶,前架与后架分别包括:
一固定座,固设于车顶,其具有一旋转机构;
一旋臂组,包括一第一旋臂及一第二旋臂;
第一旋臂,枢接于固定座的旋转机构,第一旋臂通过旋转机构,以水平地向车顶外侧旋转移出;
第二旋臂,通过一枢接件活动地枢接于第一旋臂,第二旋臂以枢接件为轴心,水平地向车顶外侧或内侧旋转移出或移入;以及
一第一连杆,其一端枢接于第一旋臂,另一端枢接于第二旋臂,藉以限制第一旋臂与第二旋臂的相对位置,且藉以加强前架或后架的机械支撑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车顶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臂具有一第一滑槽,第二旋臂具有一第二滑槽,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卡合于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间,藉以使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于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间活动地滑动,进而使第一旋臂与第二旋臂的相对位移角度不受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车顶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固定销,以固定于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滑动位置,第一连杆中央设有一连杆曲折轴,通过连杆曲折轴将第一连杆曲折,进而使第一旋臂或第二旋臂固定于预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车顶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臂具有至少两个卡槽,第二旋臂具有一滑槽,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一枢接件嵌设于第一旋臂的其中一卡槽,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旋臂的滑槽中,当第一旋臂水平地向车顶外侧移出,且第二旋臂以枢接件为轴心水平地向车顶内侧移入时,第一连杆的一端以枢接件为轴心旋转,另一端于第二旋臂的滑槽中位移,且藉以限制第二旋臂的旋转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车顶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藏设于第一旋臂与第二旋臂内,藉以缩小容置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车顶架,其特征在于前架与后架前后对向排列设置于交通载具的车顶,且前架通过一固定件与后架相互连接,以使前架 与后架形成纵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车顶架,其特征在于旋臂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三旋臂,其中第三旋臂与第二旋臂活动地枢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车顶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第二连杆,其一端枢接于第二旋臂,另一端枢接于第三旋臂,藉以限制第二旋臂与第三旋臂的相对位置,并藉以强化前架或后架的机械支撑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车顶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为油压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车顶架,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杆藏设于第二旋臂与第三旋臂内,藉以缩小容置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车顶架,其特征在于旋转机构为万向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76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