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油器进气补偿量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3572.4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廷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7/24 | 分类号: | F02M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1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油器 补偿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的进气补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化油器进气补偿量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国家对摩托车排放标准的强制实施,要求摩托车尾气的排放达到标准要求。根据摩托车的实际工作情况,在冷启动时混合气的浓度要求相对较大;在不同转速下行驶时,要求的混合气浓度也不一样;随着发动机工作时间的延长,发动机的温度逐渐升高,此时摩托车发动机中混合气的浓度与温度较低时的要求混合气浓度也不近相同。
传统化油器所需的空气量是根据真空度及节气门开度来调节控制的,空气量大小将直接影响与燃油蒸汽混合后过稀、过浓问题,影响排放指标。市场上现有的控制化油器进气补偿量的设备控制效果不精确,而且噪音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油器进气补偿量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根据ECU提供的0%~100%占空比信号自动调节开度,保证摩托车在不同工况下空气与燃油蒸汽达到理想的空燃比,使燃油燃烧更充分,降低油耗,同时降低尾气中碳氧、氮氧的排放量,从而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化油器进气补偿量的控制装置,主要包括线圈架及绕在线圈架上的线圈,线圈架内部设一通孔,通孔内依次装有衔铁组件、弹簧 及活门座组件;衔铁组件包括衔铁和衔铁橡胶,衔铁为杯状,其底部内表面和外表面布满衔铁橡胶;活门座组件包括活门座和限位杆,限位杆一端压配于活门座的限位孔内,另一端伸入衔铁的内部;弹簧套在限位杆外部顶在活门座端面与衔铁内底之间,弹簧使活门座与衔铁两者最近处距离的间隙保持在1.8mm~2.4mm之间。
为降低衔铁运动过程中衔铁与限位杆端面之间碰撞产生的噪音,所述衔铁橡胶频繁与限位杆端面接触的位置上设有凸台。
为进一步降低衔铁运动过程中衔铁与限位杆端面之间碰撞产生的噪音,所述衔铁橡胶频繁与限位杆端面接触的位置上设有3个均匀分布的凸台。
为方便该化油器进气补偿量的控制装置与主车相连,所述的线圈架上位于衔铁组件的外侧固接有管嘴,管嘴内部设一管嘴孔,外部设两个进气口,进气口与线圈架的通孔及管嘴孔相通,管嘴外部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装有O型密封圈。
为保护所述的线圈架、线圈及其内部结构,所述线圈架和线圈外部包有外壳。
为方便该化油器进气补偿量的控制装置安装在主车上,在线圈架和线圈外部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为U型板材,两侧为支撑板,其端部有一固定槽和二插条,安装支架的中部具有管嘴孔和二个放射伸出的安装孔;管嘴穿过管嘴孔,固定板与固定槽、插条配合,将整个化油器进气补偿量的控制装置封闭在安装支架内;安装孔与主车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化油器进气补偿量的控制装置所取得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弹簧3的作用下,线圈202在ECU提供的占空比信号下控制衔铁301在通孔7内的移动,衔铁301与活门座101的间隙保持在1.8mm~2.4mm之间,有效保证了对化油器所需空气量进行的补偿控制。保证摩托车在不同工况下空气与燃油蒸汽达到理想的空燃比,使燃油燃烧更充分,降低油耗,同时降低尾气中碳氧、氮氧的排放量,从而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由于衔铁橡胶302频繁与限位杆102端面接触的位置上设有凸台303,解除了设备工作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化油器进气补偿量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支架、固定板和防护套连接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衔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衔铁橡胶的凸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3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