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闭环激光管功率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1506.3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7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生;刘岩海;张建玲;朱腓利;过奕先;丁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683 | 分类号: | H01S5/068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刘世杰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环 激光管 功率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光学通信,更具体地,是一种为激光二极管而配置的双闭环激光管功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字光学数据通信中,激光二极管(激光管)作为光通信的电光转换的核心器件,其发光效率和发光特性的稳定性对整个通信链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保证激光二极管在环境条件下保持恒定的输出光功率,以及如何保证输出高电平和输出低电平之间有足够的功率差,是保证通信链路可靠性的关键。
如图1所示,是激光管输出光功率(Pout)与驱动电流(Ilaser)之间的关系曲线。其中P1,P2,P3及P4是激光管在温度逐渐升高以及老化程度不断增加情况下(曲线S)的输出光功率和驱动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Ith1、Ith2、Ith3和Ith4是对应的发光阈值电流。由图可知,激光管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发光阈值电流及发光效率的变化很大,具体地,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发光阈值电流变大,同时发光效率降低。另外,由图1也可以看出,随着激光管使用年限的增加,激光管的发射效率也会降低,阈值电流也会相应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应用中,需要对激光管配置驱动电路(LDD),采用功率控制(PC)电路通过调节驱动电流来实现对激光管输出功率的控制。在激光管功率控制中,驱动电流包括偏置电流和调制电流。通常,偏置电流是在激光管中保持恒定的“0”功率水平的电流,对应地,调制电流是在激光管中保持恒定的“1”功率水平的电流。
具体地,对激光管的功率控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查表的开环功率控制法,该方法通过实现测试激光管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光特性,并将其制成一张表格存在芯片的存储器中,实际使用时,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查表调出对应的驱动电流值。另外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自动增益控制(APC),通过背光检测获得激光管的实际发送功率,然后与预设的功率进行比较,自动调整驱动电路,使之与预设值保持一致。
目前,激光管驱动电路同时提供以上两种控制模式供用户选择。由于激光管的偏置电流和调制电流都要进行控制,所以两种模式可组合使用。可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控制方式来控制激光管偏置电流和调制电流。因此,激光管驱动电路可包括以下四种组合模式:
1、双开环模式。在该模式中,偏置电流和调制电流均通过开环查表方式实现。
2、调制电流闭环偏置电流开环模式。即调制电流通过APC控制,而偏置电流通过查表控制。
3、调制电流开环偏置电流闭环模式,即偏置电流通过APC控制,调制电流通过查表控制。
4、双闭环模式,即偏置电流和调制电流均通过APC控制。
对于上述第4种模式,公开号为CN101395771、申请号为200780007756.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闭环控制方案。如图2所示,是该控制方案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该激光驱动电路100a可连接至激光二极管103。具体地,激光驱动电路100a包括产生激光驱动电流的激光二极管驱动器(LDD)106。激光二极管驱动器106根据数据输入,输出施加到激光二极管103的激光驱动信号。激光二极管103产生激光辐射109,并将激光辐射109的一部分引导至激光检测器113。激光检测器113产生与激光辐射109成比例的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施加到激光驱动电路10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1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一体式开关
- 下一篇:一种医用电光调Q脉冲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