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发动机机舱降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3544.6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6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咏;俞辉辉;周柳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机舱 降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船用发动机机舱降温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户对柴油机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的围板一放气管和排气管存在干涉和漏水漏气的问题。发动机排温和机舱温度较高,存在人员被排气管和放气管烫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用发动机机舱降温机构,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焊接的方法在排气管和放气管外拼焊围板二,使得排气管外形成一个冷却水腔,冷却水从热交换器进入排气管,冷却后排出,其既解决了围板一放气管和排气管干涉的问题,也能防止漏水漏气。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排温和机舱温度,而且降低了人员被排气管和放气管烫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机舱降温机构,包括与围板一固定连接的排气管和若干相互连通的放气管,所述围板一上焊接有围板二,所述围板一和围板二将排气管和放气管包围,所述围板一和围板二构成冷却水腔。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放气管之一与空心螺栓连接,所述空心螺栓穿过围板一与放气管连接,所述空心螺栓与围板一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所述围板一上设置有沉孔,所述空心螺栓与沉孔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排温和机舱温度,而且降低了人员被排气管和放气管烫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其中:1.排气管,2.放气管,3.围板一,4.围板二,5. 空心螺栓,6.O形密封圈,7.间隙,8.冷却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附图,一种船用发动机机舱降温机构,包括与围板一3固定连接的排气管1和若干相互连通的放气管2,所述围板一3上焊接有围板二4,所述围板一3和围板二4将排气管1和放气管2包围,所述围板二4和围板一3构成冷却水腔。放气管2之一与空心螺栓5连接,所述空心螺栓5穿过围板一3与放气管2连接,所述空心螺栓5与围板一之3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6,所述围板一3上设置有沉孔,所述空心螺栓5与沉孔之间留有间隙7,确保排气管1与围板一3能贴紧密封。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3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弯扳手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油底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