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刹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0399.8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秀美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B62L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崔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控制器,使用者不论先扣压左刹车把手或右刹车把手,其得以先进行操控后刹车夹器再操控前刹车夹器,达到优先刹后轮再刹前轮,如此得以让车辆平稳减速或完全停止的刹车需求。
背景技术
一般自行车、机车等轻型车辆所使用的刹车系统,主要是利用车把手左右两侧分别各安装有一刹车把手,其中一侧刹车把手是控制前轮的刹车夹器,另一侧刹车把手则控制后轮的刹车夹器,借由刹车夹器摩擦车轮、车轮毂或组设于车轮上的盘片(业界一般称为机械式碟刹),以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或完全停止。
在骑乘者进行减速或停止时,因车辆贯性作用力以及车辆整体重心集中在前轮与后轮间并偏向后轮位置等条件下,最好是先刹后轮、再刹前轮,车辆才能有良好的操控性中达到减速或停止的需求。特别是在新购买不熟悉车况下、车辆高速行驶或是处于下坡路段时,骑乘者想减速而不慎单独操控前轮刹车,容易因车辆的惯性作用力与前轮死锁等状况下,造成车辆失控严重更会导致翻车的意外事故。因此避免发生上述危险刹车状况对于行车安全来说,不论是制造业者或骑乘者来说皆是相当重要并值得注意的。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为了避免上述不慎单独操控前轮刹车或先行前轮刹车在进行后轮刹车等,有车辆容易失控以及严重翻车等危害安全状况发生,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并历经多次实验与实作,终于实用新型出一种可供使用者按压任一刹车把手即可先行单独刹后轮,再扣压另一刹车把手则进行前轮刹车,如此得以让车辆平稳减速或完全停止的刹车需求,值得业界大力推广使用,成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刹车控制器,其是优先进行后轮刹车,再进行前轮刹车的刹车控制器,避免骑乘者不慎单独刹前轮或先行刹前轮所衍生车辆操控不易以及严重产生翻车的意外事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刹车控制器,其包括:
一主体,其组设于刹车把手与前、后轮夹器间;
一滑座组,其滑设于该主体内,该滑座组包括有二把手滑座、一后轮滑座与一前轮滑座,该把手滑座各组接一把手刹车线与该等刹车把手连动,该后轮滑座组接一后轮刹车线与该后轮夹器连动,而该前轮滑座组接一前轮刹车线与该前轮夹器连动,该任一把手滑座带动后轮滑座同向滑移;
及一滑控组组设于前轮滑座,其包括有一滑杆,该滑杆贯穿滑设于前轮滑座相对侧,且该任一把手滑座带动后轮滑座同向位移并推抵滑杆抵于另一把手滑座顶端;
如此,扣压任一刹车把手以把手刹车线同步带动把手滑座,以该把手滑座同步带动后轮滑座,由该后轮滑座以后轮刹车线同步带动后轮夹器刹车,再扣压另一刹车把手以把手刹车线同步带动另一把手滑座,并以该把手滑座抵顶滑杆带动该前轮滑座,由该前轮滑座以前轮刹车线带动前轮夹器刹车,达成优先刹后轮再刹前轮的目的,避免不慎先刹前轮死锁因贯性作用力与重心所造成操控不易、容易翻车意外事故。
本实用新型「刹车控制器」进一步包括有下列技术特征:
该主体进一步包括有一底盖、一顶盖以及数个组接于底盖与顶盖间的导柱,该底盖与顶盖间具有一滑设空间,该滑座组滑设于该滑设空间内。
该主体进一步包括有一封闭滑设空间并组接于底盖与顶盖间的外壳体。
该主体进一步包括有二弹性件,其中该一弹性件弹抵于顶盖与后轮滑座,该另一弹性件弹抵于顶盖与前轮滑座。
该后轮固定座横向贯设有一固定孔,并于该固定孔组设一固定杆,且该固定杆两端分别凸伸抵顶于该二把手滑座顶端。
该后轮滑座与前轮滑座以相对面相互滑设,该二把手滑座是跨设该前轮滑座与后轮滑座的相对两侧。
该后轮滑座具有间隔设置的一内滑槽与一外滑轨,而该前轮滑座具有一滑设于内滑槽的凸滑轨,以及一相对外滑轨滑设的凹滑槽;该后轮滑座于其内滑槽与外滑轨相反侧具有二间隔设置的跨滑槽,而该前轮滑座于其凸滑轨与凹滑槽相反侧具有二间隔设置的跨滑槽,该把手滑座具有二间隔设置并分别滑设于该前、后轮滑座跨滑槽的跨滑轨。
该前轮滑座设有一侧向贯穿的滑孔,且该滑杆滑设于该滑孔内,该滑控组进一步包括有二套环以及二弹簧,该二套环分别组设于该滑孔两孔端内,该滑杆包括有一环凸部以及二分别设于环凸部相对侧的凸伸段,且该二凸伸段末端凸伸于滑孔两孔端外并分别位于该二把手滑座顶端,而该二弹簧分别套设于该二凸伸段,且该各弹簧两端分别弹抵于套环端部与环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秀美,未经程秀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03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苄氯羰基化合成苯乙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蓝光性能双核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