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层陶瓷封装外壳及使用该外壳的晶体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8655.X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4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龙;黄大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阳晨封装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10 | 分类号: | H03H9/10;H03H9/02;H03H9/19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层 陶瓷封装 外壳 使用 晶体振荡器 | ||
1.一种单层陶瓷封装外壳,包括相互固定的陶瓷基座和盖板,所述陶瓷基座至少包括一陶瓷基板(31),所述陶瓷基板(31)的内外侧分别设置内电极(35)和外电极(48),所述内电极(35)和外电极(38)相互电性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为单层陶瓷基片,所述陶瓷基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陶瓷基板(31)上的金属化环(32)与金属环(34),所述陶瓷基座和盖板依靠该金属环(34)采用平行缝焊或低温金属焊料熔焊结合在一起,形成容纳电子芯片的气密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陶瓷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为单层氧化铝陶瓷阵列基片与金属浆料的共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陶瓷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31)上开设有通孔(37),所述内电极(35)与外电极(38)通过该通孔(37)通电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陶瓷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31)和内电极(35)之间还设有绝缘支撑层(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陶瓷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的形状为分别设置在陶瓷基板(32)的两边的方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陶瓷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的形状为条状形。
7.一种使用单层陶瓷封装外壳的晶体振荡器,包括相互固定的陶瓷基座和盖板,所述陶瓷基座至少包括一陶瓷基板(31),所述陶瓷基板(31)的内外侧分别设置内电极(35)和外电极(48),所述内电极(35)和外电极(38)相互电性导通,所述内电极(35)的上方固设有一石英晶体(301),所述石英晶体(301)设置在由陶瓷基座和盖板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为单层陶瓷基片,所述陶瓷基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陶瓷基板(31)上的金属化环(32)与金属环(34),所述陶瓷基座和盖板依靠该金属环(34)采用平行缝焊或低温金属焊料熔焊结合在一起,形成容纳石英晶体(301)的气密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为单层氧化铝陶瓷阵列基片与金属浆料的共烧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阳晨封装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阳晨封装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865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用喷淋器
- 下一篇:一种平板叠合结构的抗堵塞毛细滴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