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机组的高速软轴制动液压站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02776.7 | 申请日: | 2012-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F16D65/14;F16D121/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智博 |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组 高速 制动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中的“流体传动及控制”领域,其作为机械制动装置的液压动力源,用来驱动和控制大型风电机组主传动系统的制动以及大惯性量旋转机械的制动。
背景技术
作为绿色能源的风力发电在我国发展迅速,其发电量已居世界第一,发展风力发电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这就要求提供高质量的风力发电机组成套设备,而液压制动器及与其配套的液压站乃是风电机组不可缺少的设备,液压技术在风电机组中较多用,如风电机组的偏航制动及控制、高速轴的制动、转子锁紧机构、机仓罩的开启和变浆距机构的驱动和控制等;其中,对于高速轴的制动在国内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动过程中制动的不均匀,不平稳,从而产生齿轮箱的冲击过载,当制动临近停止时由于风轮转动惯性量大的动态特性和摩擦力的降落特性使增速箱齿轮来回摆动和振动,从而影响齿轮箱、主轴和轴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的高速软轴制动液压站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控制方式影响齿轮箱、主轴和轴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风电机组的高速软轴制动液压站,其特征在于:该液压站包括液位计、液位开关、空气滤清器、油箱、电机、油泵、接线端子盒和液压阀集成块;液位计和接线端子盒设置在油箱的侧方,液位开关、空气滤清器、电机、油泵和液压阀集成块设置在油箱的上端盖上;在液压阀集成块上集成有溢流阀、手动泵、安全阀、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压力表、三个二位二通阀、电液比例减压阀和压力继电器;电机连接至油泵,油泵的一端通过单向阀连接至第一个二位二通阀,油泵另一端通过滤油器接至油箱,溢流阀的一端连接至油泵与单向阀之间,另一端通过滤油器接至油箱;手动泵和安全阀的一端均通过滤油器连接至油箱,手动泵和安全阀的另一端以及蓄能器均接至第一个二位二通阀,在安全阀和蓄能器与第一个二位二通阀的连接路径上依次设置有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
第一个二位二通阀通过电液比例减压阀连接至第二个二位二通阀,第二个二位二通阀连接至高速轴制动器组RO,第三个二位二通阀一端通过压力继电器连接在第二个二位二通阀与高速轴制动器组之间,另一端通过滤油器接至油箱。
电液比例减压阀上还连接有电子放大器。
液压阀集成块的主体为块状的结构,液压阀集成块上集成的部件之间通过液压阀集成块的主体内的孔道连接,各个部件通过螺纹插接在液压阀集成块的主体阀块上,电液比例减压阀和蓄能器置于主体阀块的上表面。
整个液压站内的用电构件均连接至接线端子盒。
液位开关和空气滤清器连接至油箱内。
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的高速软轴制动液压站,该液压站能够方便灵活地调整高速轴的“制动力矩”的大小和变化规律,使制动过程平稳、振动小,从而达到“软制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液比例减压回路。
该回路是由以电液比例阀和配套的电子放大器为核心而组成的比例减压回路,其特点是输出给液压制动器的压力与输给电液比例减压阀的电信号成比例地变化,因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取决于比例减压阀输出的压力,所以制动力矩的大小就能跟踪该店信号,这样来满足“软制动”过程的需要,此外,当高速轴停止转动,制动器处于保压状态时,由“双向常闭式二位二通阀”隔开了电液比例减压阀,消除了该阀外泄漏对保压的影响,从而保压性能得到提高;
(2)、本实用新型将多个部件集成在一个集成块上,其结构新颖、紧凑且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各元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阀集成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近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27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