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供电系统及自平衡两轮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8682.7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3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元;王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野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供电系统 平衡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供电系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自平衡两轮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需要供电设备的储能单元,因此对该储能电池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单一的储能电池在一些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一种自平衡两轮电动车上,电池的可靠性直接影响车辆的驾驶安全,若在车辆的骑行过程中发生电池故障,车辆的平衡系统将无法继续工作,很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因此,对自平衡两轮电动车的电池工作的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电池故障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供电系统,该电池供电系统,可以提高电池供电的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自平衡两轮电动车,该自平衡两轮电动车,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池供电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至少两组相互并联的电池模块、负载,所述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可控开关单元、电池和电池状态检测器,所述负载与所述可控开关单元连接,所述可控开关单元与电池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状态检测器连接,所述电池状态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可控开关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控开关单元包括一个二极管和可控开关,所述二极管与所述可控开关并联,所述二极管正极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二极管负极与所述负载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控开关单元包括N沟道MOS管和光耦,所述控制单元与光耦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端与所述N沟道MOS管控制端连接,所述N沟道MOS管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N沟道MOS管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连接,还包括一个隔离DC-DC模块,所述隔离DC-DC模块正极与所述光耦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DC-DC模块负极与负载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平衡两轮电动车,该自平衡两轮电动车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供电系统。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供电系统提供了至少两组相互并联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可控开关单元,至少两组相互并联的电池模块,负载,所述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可控开关单元,电池和电池状态检测器,所述电池状态检测器时刻检测电池的工作状况,并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判断,从而决定使用哪一个电池模块,可以看出,某一个电池模块出现故障,控制单元会控制另一个电池模块进行工作,因此提高了电池供电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单元1、至少两组相互并联的电池模块2、负载3,每个电池模块2包括可控开关单元21、电池22和电池状态检测器23,负载3与可控开关单元21连接,所述可控开关单元21与电池22连接,电池22与电池状态检测器23连接,电池状态检测器23与控制单元1连接,控制单元1与可控开关单元21连接。
在电池供电系统启动时,电池状态检测器23首先监测两组电池22的电压、电流、容量等信息,将上述信息传送给控制单元1,通过控制单元1对上述信息计算对比,判断电池是否工作正常。若两组电池22均正常,则闭合电量较高电池22对应的可控开关单元21,优先使用电量较高的电池22,已达到平衡用电的效果。当其中一个电池22出现异常,控制单元1会发出电池故障报警信号,从而提示电池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野,未经王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8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球安装结构及污泥磁化热解机旋转缸筒
- 下一篇:端子机线缆链条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