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定尺寸芯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8061.9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3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娟;张梅;魏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16 | 分类号: | B21C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4217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尺寸 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拔工艺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冷拔精密管的改进型定尺寸芯棒头。
背景技术
在冷拔精密管生产中,拉拔时需用拉拔模与芯棒头配合,在冷状态下经过减径和减壁拉拔成型,以达到客户成品尺寸要求与性能要求。
拉拔前需将坯管进行酸洗磷化处理,即用含量为30%、温度为60~80℃的硫酸将钢管表面退火时产生的氧化皮腐蚀掉,清水洗净后在钢管表面浸涂上磷化膜,以便在拉拔时坯管表面润滑,降低拉拔阻力,保证拉拔后精拔管内外观质量合格。酸洗磷化效果会直接影响管子内外观质量,粗糙度及拉拔进度等。如果酸洗磷化效果不好,会导致拉拔模及芯棒头划伤,直接导致管子内、外壁划伤,这时需停下设备对拉拔模和芯棒头进行打磨,直接影响生产进度。
传统的芯棒头整体为锥形,其大端和小端尺寸差较小,在拉拔时坯管从大端过渡到小端减壁减径量相对平缓,因此对酸洗磷化效果的要求较高,酸洗时间较长。同时,芯棒头穿设在芯棒杆前端,在拉拔时管子与芯棒头的工作尺寸处进行线接触,根据拉拔后管子内径实测尺寸,通过调节芯棒杆使之调节芯棒头往前往后,可改变拉拔后精拔管的内径尺寸变大变小。因此,该芯棒头拉拔出的管子内径尺寸不稳定易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便,有效减少精密管拉拔前酸洗时间,拉拔后精密管尺寸稳定的改进型定尺寸芯棒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定尺寸芯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尺寸芯棒头为一体式加工成型,分为过渡段和工作段,过渡段与工作段之间通过斜面连接,其中过渡段为径向尺寸由大到小的锥形,工作段位于过渡段小端后,为径向尺寸相同的圆柱形。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工作段和过渡段大端的径向尺寸相差3mm。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工作段的轴向尺寸大于过渡段的轴向尺寸。
在进行拉拔精密管时,首先将定尺寸芯棒头和拉拔模工作段对准安装在拉拔机上,然后,将打尖后待拉拔的坯管穿在拉拔杆上,开动芯棒头进给装置,拉拔杆将坯管的打尖部位送入拉拔模内孔,拉拔小车的夹爪夹住打尖部位,将坯管拉过拉拔模和芯棒头配合形成的环形模孔,在拉拔过程中,坯管在拉拔模的锥形段和芯棒头的过渡段减径,随后进入拉拔模的定径段和芯棒头的工作段,此时管子内、外表面与芯棒头和拉拔模发生摩擦,内、外表面被挤成所需要的尺寸和光洁度,最后,整个管子脱出模孔成为精拔管,完成拉拔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工作段为圆柱形的定尺寸芯棒头,使在拉拔时管子与之进行面接触,无法通过调节芯棒头改变所拉拔管的内径尺寸,拉拔出的管子内径尺寸稳定,同时坯管从过渡段到工作段时,前面过渡段减径减壁量相对较大,为后面的成品尺寸过渡出了产品所需光洁度,因此对酸洗磷化效果要求不高。通过与传统锥形芯棒头的对比,锥形芯棒头的酸洗时间为15~35分钟,而采用改进型定尺寸芯棒头后,酸洗时间只需6~15分钟,大大减少酸洗时间,降低硫酸,蒸汽消耗,节约大量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不会影响拉拔后管子的内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锥形芯棒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拉拔杆,2为芯棒头,3为拉拔模,4为坯管,5为精拔管,6为工作段,7为过渡段,8为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改进型定尺寸芯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尺寸芯棒头为一体式加工成型,分为过渡段7和工作段6,过渡段7与工作段6之间通过斜面8连接,其中过渡段7为径向尺寸由大到小的锥形,工作段6位于过渡段7小端后,为径向尺寸相同的圆柱形,其中所述工作段6的轴向尺寸为10mm,过渡段7的轴向尺寸为6mm,工作段6的径向尺寸为φd,过渡段7大端的径向尺寸为φD,两者相差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8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