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宽体自卸车发动机油底壳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97314.0 | 申请日: | 201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6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谢剑波;谈安令;古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宽体 卸车 发动 机油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底壳保护装置,尤其涉及矿用宽体自卸车发动机油底壳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矿用宽体自卸车,由于使用环境恶劣,道路崎岖不平,坑洼较多,车辆行驶过程中,难以避免飞溅的石块或异物砸击发动机油底壳,造成发动机油底壳损坏,增加维修成本高,对矿用宽体自卸车的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本提出了一种矿用宽体自卸车发动机油底壳保护装置,包括发动机横梁、发动机油底壳和设置于车体两侧的纵梁,其改进在于:在发动机油底壳下方设置有油底壳保护架,油底壳保护架由油底壳保护板和连接板组成,油底壳保护板的前端与发动机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油底壳保护板后端的两侧与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分别与车体两侧的纵梁固定连接。
为了降低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油底壳保护板的前端通过安装板与发动机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
为了安装、拆卸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油底壳保护板的截面形状成Z形。
为了安装、拆卸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连接板的截面形状成Z形。
为了安装、拆卸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安装板的截面形状成L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该装置能防止发动机油底壳被飞溅的石块或其它硬质物料损坏,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图3、油底壳保护架的立体图;
图中:发动机横梁1、发动机油底壳2、纵梁3、油底壳保护板4、连接板5、安装板6、前簧吊耳支座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包括发动机横梁1、发动机油底壳2和设置于车体两侧的纵梁3,其改进在于:在发动机油底壳2下方设置有油底壳保护架,油底壳保护架由油底壳保护板4和连接板5组成,油底壳保护板4的前端与发动机横梁1的中部固定连接,油底壳保护板4后端的两侧与两个连接板5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5分别与车体两侧的纵梁3固定连接。发动机横梁1两端分别与两个前簧吊耳支座7固定连接,两个前簧吊耳支座7分别与车体两侧的纵梁3固定连接。连接板5与油底壳保护板4之间形成凹槽状,对发动机油底壳进行防护,防止发动机油底壳被飞溅的石块或其它硬质物料损坏。
为了降低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油底壳保护板4的前端通过安装板6与发动机横梁1的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板6一端与发动机横梁1的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板6的另一端与油底壳保护板4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采用此结构后,如果油底壳保护板4被飞溅的石块或其它硬质物料损坏后,只需要更换一张油底壳保护板4,而不需要更换整个油底壳保护架,可以大大降低维修成本。
为了便于安装、拆卸,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油底壳保护板4的截面形状成Z形。油底壳保护板4可采用薄板整体冲压成型,在油底壳保护板4的前端设置多个安装孔,在油底壳保护板4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孔。
为了便于安装、拆卸,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连接板5的截面形状成Z形。连接板5可采用薄板整体冲压成型,在连接板5的两端分别设置安装孔。
为了便于安装、拆卸,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安装板6的截面形状成L形。安装板6可采用薄板整体冲压成型,在安装板6的两端设置多个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7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镍合金线材及其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