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轨道交通隔振浮置道床预制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95141.9 | 申请日: | 2012-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 发明(设计)人: | 邵斌;佟小朋;汪根胜;邹长云;孙方遒;任奇;王丽晓;侯嘉;孙燕;李腾;李贵花;徐飞虎;王超;周迎春;岑尧;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叶凡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轨道交通 隔振浮置 道床 预制板 | ||
1.一种新型轨道交通隔振浮置道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板主体(1),其两端部分别设有凹槽结构(2);
两排承轨台(3),安置在预制板主体(1)上表面;
用于安置隔振器内套筒的外套筒装置(4),对应承轨台(3)设置;
多个套管(7),位于所述凹槽结构(2)的两侧;
安置在预制板主体(1)两侧角部的套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隔振浮置道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2)包括:
形成观察孔的通槽(21),贯穿所述预制板主体(1)厚度方向延伸;
用于安装观察孔盖板以盖住观察孔的凹槽(22),由所述预制板主体(1)上表面沿其厚度方向向下延伸一定厚度,并与所述通槽(2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隔振浮置道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7)位于所述通槽(21)的两纵向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隔振浮置道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侧面为倾斜面(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隔振浮置道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为四个,分别安置在所述预制板主体(1)四个角部,位于所述承轨台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隔振浮置道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置在预制板主体(1)上且位于套管组外侧的汇流连接端子(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隔振浮置道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承轨台中每两个承轨台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承轨台之间安置一个所述外套筒(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隔振浮置道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轨台(3)、套管(7)、外套筒(4)、所述套管组中的套管(5)和汇流端子(6)均浇注在预制板主体(1)中,并与其构成一整体。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隔振浮置道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内设侧置式剪力板(90),侧置式剪力板分别与两个相邻的预制板主体(1)的所述纵向侧面连接,而将所述两个相邻的预制板主体(1)连接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隔振浮置道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内安置高强螺栓(82),所述高强螺栓通过将水平连接板结构(80)分别连接于两个相邻的预制板主体(1),而将所述两个相邻的预制板主体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51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RLC负载及防孤岛检测电路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高空压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