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体管壁上带有分流孔的发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9960.2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8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土 |
主分类号: | H05B3/78 | 分类号: | H05B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体 壁上 带有 分流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体管壁上带有分流孔的发热体,特别涉及用电给水加热的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电给水加热的发热体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金属加热管,金属加热管表面热负荷小,体积大,热惯性大。还有裸丝发热体,等等。这些都在安全性、热效率、可靠性等方面存在隐患。
最近几年出现的氮化硅发热体,在氮化硅内的钨丝放置工艺不成熟容易爆裂,价格高,表面功率大,而且结构复杂,难易形成批量生产,成本高,影响其使用。
也有陶瓷管发热体,成本低,易推广,本人在申请了ZL 201220123333.X与申请号为201220172887.9。这二个专利的技术,对于功率小于3000W,又较高的可靠性,但功率要再大,可靠性就会下降,而且进水口与陶瓷加热体电源接入端在同一个方向,所占的空间就会比较大,不便于安装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体管壁上带有分流孔的发热体,它不仅能具有空芯管的表面热负荷低、加热均匀的优点,而且比空芯管结构简单、不需要迂回水道,可以从发热体的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使用可靠的特点。
一种基体管壁上带有分流孔的发热体,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陶瓷基体,基体上有沿中心线的通孔,基体外园与通孔之间形成一个管壁,在基体的管壁上烧制有厚膜发热线,厚膜发热线与引出线座联接;所述的基体的管壁上贯穿有分流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体管壁上带有分流孔的发热体,包括用陶瓷材料烧制成的基体、基体上有沿中心线的通孔,基体外园与通孔之间形成一个管壁,在基体的管壁上烧制有厚膜发热线,厚膜发热线与焊片联接,基体的管壁上贯穿有分流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加热器的结构简单,不需要迂回水道,水流从通孔进入,一方面继续向通孔方向流动,另一方面从通过分流孔流动,降低表面负荷,减少热惯性;同时由于水流从空芯通孔进,进水口的空间减少,不需要迂回水道,从发热体的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便于安配与使用。发热体本身具高热导率良好导热和绝缘性能,其加热速度快,安全性好;发热体其机械强度好、不易断裂,大大地提高了发热器的使用寿命与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基体1、通孔2、管壁3、厚膜发热线4、分流孔5、引出线座6。
如图1所示,所述的基体1上有一个沿中心线的通孔2,基体1外园与通孔2之间形成一个管壁3,管壁3上有厚膜发热线4,厚膜发热线4与引出线座6联接,引出线座6可外接电源,这样发热体就会产生热量。
基体1的空芯通孔2的管壁3上有分流孔5,分流孔5与空芯通孔2形成一个分流水道。
把整个发热体安装在一个加热器的容器内,水流从空芯通孔2的一端进入,水流一方面向空芯通孔2方向继续流动,另一方面从分流孔5方向流动,当引出线座6接上电源,从分流孔5进入基体1的外园与空芯通孔2流动的水加热。不但水加热均匀、热效率高,而且水流同时进入基体1的外园与基体1内的通孔2,不需要迂回水道,从发热体的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从结构简单,大大地提高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与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土,未经林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9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