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自动变速箱的电控脱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4491.5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2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明;潘龙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28 | 分类号: | F16H6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自动 变速箱 脱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电及油电混合动力客车伊顿自动变速箱的电控脱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客车环保技术的发展,气电及油电混合动力客车大量普及,以天然气和柴油为燃料的环保发动机匹配伊顿自发电式自动变速箱的客车,不仅驾乘舒适,而且具有省油和环保等特点。
伊顿自动变速箱出厂前档位处于1档位,其优点在于,变速箱与发动机连接时可以通过转动输出轴使输入轴与离合器花键对准,确保分离拨叉与分离轴承正确配合。但是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完毕,吊装至客车底盘车架,安装完工后,传动轴不能与后桥连接(连接后车辆不能移动),客车底盘自由移动传动轴与后桥连接端下垂,易造成磕碰、划伤等安全隐患,只有待整车电器系统安装完工上电后,通过按动选换档面板控制器的N开关,方可把变速箱的1档位切换为空档位,传动轴才能与后桥连接,由于空间受限,必须在专用地沟连接传动轴,打螺栓的紧固扭矩,且费时、费力,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自动变速箱的电控脱档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完毕后,易造成磕碰、划伤等问题,且克服自动变速箱必须等待整车上电后才能进行脱档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自动变速箱的电控脱档装置,其包括选换档面板控制器和线束总成,所述选换档面板控制器设有选换档开关,所述线束总成包括选换档开关接口、变速箱接口和控制电源接口,所述选换档开关接口与所述选换档面板控制器连接,所述变速箱接口与汽车自动变速箱连接,所述控制电源接口与外接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选换档开关接口包括与选换档面板控制器中选换档开关的对应管脚连接的接口J3、接口C1、接口F2和接口F1。
优选地,所述变速箱接口包括与变速箱的对应管脚连接的接口35、接口36、接口38、接口25、接口31、接口27和接口28。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源接口包括与点火开关连接的插接件C、与电源负极连接的插接件E和与电源常火连接的插接件D。
优选地,所述线束总成包括连接接口35和插接件C的线束X、连接接口36和插接件E的线束Z、连接接口38和插接件D的线束Y、连接接口25和接口J3的线束64、连接接口31和接口C1的线束65、连接接口27和接口F2的线束57B、连接接口28和接口F1的线束57A。
优选地,所述选换档面板控制器与汽车上惯用的选换档面板控制器相同。
优选地,所述线束总成上设有保险装置。
优选地,线束X上设置10安培保险电阻,线束Y上设置20安培保险电阻。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无需等到整车上电,在发动机吊装至客车底盘车架前,便可对变速箱进行脱档,使传动轴与后桥可靠连接,客车底盘可自由移动,不会造成磕碰、划伤等安全隐患,且螺栓扭矩轻松可打,省时、省力,彻底解决混合动力客车底盘因变速箱在档不能移动的问题,同时,本装置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使用过程中能达到理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脱档装置的线束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电源接口(带保护电阻)的线束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电源接口的线束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脱档装置(带保护电阻)的电控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脱档装置的电控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4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展卡固定机构及应用该扩展卡固定机构的服务器
- 下一篇:单杆变速操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