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驱动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83068.3 | 申请日: | 2012-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7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安田范史;仓田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0K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驱动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驱动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有如下的车辆:在车辆前部收容马达,并且在马达的下方设置底罩,在该底罩上形成开口部,能够从该开口部目视马达的识别编号(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中,在底罩上位于比马达的识别编号的打刻面更靠后方位置的部位构成向后上方延伸的倾斜面,在该倾斜面上形成有上述开口部。此外,底罩的后端部位于车辆下方且位于马达的后方,并与支承该马达的前副车架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625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因为在底罩上形成上述倾斜面,并在该面上设置开口部,因此存在从倾斜面的前缘向前方延伸的底罩的面接近地面侧,难以确保最小离地高度的情况。此外,配置于底罩上方的马达为了防止接触而需要与底罩间隔开一定程度,但由于在上述难以确保最小离地高度的情况下做成底罩能够确保最小离地高度的车身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将马达配置在底罩的上方,因此难以谋求低重心化。另外,也存在马达、底罩、及前副车架的相互距离远离,在底罩上方的有限空间中各部件所占据的空间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底罩上形成能够目视马达的识别编号的开口部的情况下,易于确保底罩的最小离地高度,同时能够尽量低地配置在底罩上方配置的马达以易于谋求低重心化,进而能够谋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的马达驱动车辆。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法,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为:在以马达(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马达8)作为驱动源而行驶的马达驱动车辆(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马达驱动车辆1)中采用以下结构:具有:车架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副车架25),其形成从左右及后方包围配置在左右的驱动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轮21、21)之间的所述马达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空间(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空间30),并且位于车辆下方并支承所述马达;以及配置在所述马达的下方,并与所述车架构件连接的底罩(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后底罩34),在所述马达的外周面附设识别编号(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识别编号显示部22),在所述底罩上形成能够从该底罩的外侧目视所述识别编号的开口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开口部39),所述识别编号位于所述凹部空间内,并且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为:在马达驱动车辆中,所述车架构件中的与所述马达相对的面构成为沿所述马达外形的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为:在马达驱动车辆中,所述底罩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后部构成为侧视时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技术方案为:在马达驱动车辆中,所述底罩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前部构成为侧视时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使形成在底罩上并能够目视马达的识别编号的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车架构件中的从左右及后方包围马达的凹部空间内,其中底罩位于车辆下方并与支承马达的车架构件连接,并在其上方配置马达,由此能够成为使底罩尽量接近车架构件的状态,因此能够易于确保底罩的最小离地高度。此外,马达的识别编号位于上述凹部空间内,由此马达接近底罩,能够易于谋求低重心化。而且,通过将车架构件所形成的凹部空间用作开口部及识别编号的配置位置,能够集中配置马达、底罩及车架构件,从而谋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马达易于接近车架构件,因此能够集中配置马达和车架构件,从而进一步谋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借助形成于开口部后方的倾斜面,从后方覆盖开口部,由此能够抑制雪附着或碎屑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技术方案,借助形成于开口部前方的倾斜面,从前方覆盖开口部,由此能够抑制雪附着或碎屑的影响。此外,流经底罩上方的行驶风沿该倾斜面流动,由此能够防止该行驶风从开口部向底罩的下方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车辆的前部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放大图。
图3是设置于该马达驱动车辆的车辆前部的副车架的立体图。
图4是该马达驱动车辆的车辆前部的仰视图。
图5是从图4所示的状态取下了底罩的状态的车辆前部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马达驱动车辆
8 马达
21 前轮
22 识别编号显示部(识别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3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