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臂力驱动协力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6690.7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3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季洪波;刘济锋;李群;黄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K5/00 | 分类号: | B62K5/00;B62M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臂力 驱动 协力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骑乘者驱动的轮式自行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臂力驱动协力小车。
背景技术
协力车,是指双人或多人自行车,由两人以上协同出力驱动车辆的前进,现在协力车已经成为了广受群众喜爱的娱乐和休闲工具。公园里和娱乐类节目里经常使用协力车作为考验参赛人员的默契和协作性的工具。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协力车都是在自行车的基础上改装设计的。协力车作为自行车的一种,平衡的控制关系着使用者人身安全,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人员一多,自然无法很好地保证车子的平衡,威胁人身安全。其次,现有的设计都是利用传统自行车链轮传动机构,若干链盘串联在同一条链上共同驱动链条的运动,以至于快的一方掌握主动,慢的一方只能被动的跟动,在操作体验上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97744.9,公开日2012年05月26日,公开了一份名称为协力车的专利文件,该发明公开一种协力车,其包括一车架、一转向轮、一定向轮,该车架具有一第一把手,且该车架设有一第一座垫,第一座垫具有一第一端面,车架更设有一第二座垫,第二座垫具有一第二端面,在第一端面朝向第一把手的情形下,第一端面可与第二端面朝向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该发明提升了骑乘时的趣味性。但是该专利存在无法很好的保证车子的平衡、威胁人身安全和操作者的协同性差的问题,体现不出协同的趣味性。
中国专利号200420121042.2,公开日2006年03月08日,公开了一份名称为结构改良的协力车的专利文件,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协力车,其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一主动链轮、传动轴、第一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轮、第三传动链轮、第一链条、第二主动链轮、第二链条、第四传动链轮及第三链条等,以传动轴、第一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轮及第三传动链轮等构成一传动枢纽,用以带动协力车的后轮转动,前方及后方二骑乘者可同时踩踏一起带动后轮转动,当后方骑乘者不踩踏时亦不影响前方骑乘者踩踏;当前方骑乘者不踩踏时,后方骑乘者亦可帮助踩踏前进,且前方及后方骑乘者不需同步踩踏,一人踩踏后另人反踩踏时则呈现空转,不致影响前进速度,不会造成脱链,容易骑乘,前、后骑乘者不会互相抗力,易于踩踏及起步。该传动枢纽亦可适当的延伸,使其可供多人骑乘。但是该专利还是存在无法很好的保证车子的平衡、威胁人身安全和操作者的协同性差的问题,在操作体验上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不能作为亲子体验等娱乐活动。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协力车无法很好的保证车子的平衡、威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和操作者的协同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臂力驱动协力小车。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臂力驱动协力小车,包括车体、链条、主动轮、座椅、从动轮和车轮,所述的座椅位于车体上,还包括推杆和支撑杆,所述的车体的前后分别有一个驱动组,每个驱动组都包括一个链条、一个主动轮、一个推杆、一个支撑杆、一个座椅、一个从动轮和两个车轮;所述的链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推杆的两端,链条的中间绕在主动轮上;所述的推杆的中段通过铰链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的传动轮与主动轮固定,共用一个轴承;所述的传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所述的从动轮中间有轴承,轴承的两端为车轮。推杆绕支撑杆上的铰链做往复的来回运动,与推杆相连的链条带动主动轮的转动,传动轮与主动轮的转动角速度相同,传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转动的线速度相同,从动轮的转动带动车轮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从动轮与车轮之间的传动为单向传动。
更进一步地,每个驱动组中还包括一个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链条的上端和推杆上。弹簧可以避免链条松动。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车体的前后分别有一个驱动组,每个驱动组都包括一个链条、一个主动轮、一个推杆、一个支撑杆、一个座椅、一个从动轮和两个车轮,推杆绕支撑杆上的铰链做往复的来回运动,与推杆相连的链条带动主动轮的转动,传动轮与主动轮的转动角速度相同,传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转动的线速度相同,从动轮的转动带动车轮的转动,两个驱动组都对小车提供前进的动力,而且互相独立,互相之间不干扰,小车前进的力是两个力之和,更能体现两个骑乘者的速度之和;
(2)本实用新型从动轮与车轮之间的传动为单向传动,避免了一个骑乘者骑的速度快,另一个骑乘者被迫跟进的尴尬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66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