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4587.0 | 申请日: | 2012-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6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裴晶晶;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测试 实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料测试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是我国城镇居民普遍面临和关注的问题。室内空气污染物可分为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和生物气溶胶污染物。对于民用建筑,特别是新装修的建筑,气态污染物的问题更为严重。建筑材料及室内各类日用品的使用是室内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所释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可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包括苯,甲苯,甲醛等。
可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危害巨大,以甲醛为例,长期吸入,可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增加,中毒症状包括头疼,衰弱,焦虑,眩晕,神经系统功能降低。据有关部门数据表明,因装修污染引起的年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每天大约有304人。由于对人类健康的极大危害,2004年6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153号“甲醛致癌”公报,正式确定甲醛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已有充分证据可以证明甲醛会导致人类患鼻咽癌和鼻窦癌;另外,甲醛很有可能导致白血病。
对于气态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的主要技术包括多孔介质吸附,热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负离子技术等。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和负离子技术被证实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物;多孔介质(如活性炭)吸附,热催化氧化技术,以其稳定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空气净化器产业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我国空气净化器销售额年均增速已高达27%,但是产品鱼龙混杂,缺少权威、统一、可靠的质量认证。我国现行的标准,如《空气净化器》(GB/T18801-2002),是直接从国外翻译而来,并且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标准在检测中只要求检测1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的净化效果,而不少产品的过滤材料随着使用,效果会有很大衰减,而且产品在实际使用时的温度、湿度也和实验室条件下并不一致,这就造成可能在实验室检测合格,但是实际使用效果也很难判断。
现有的空气净化测试实验台专利更多的集中在颗粒物净化(“一种滤料在线测试台”200910234557.0;“一种滤料滤器两用简易测试台”200920255569.7等)和生物气溶胶净化(“过滤或隔离材料的生物气溶胶过滤效率测试装置和方法”200810053511.4)方面,在气态化学污染物净化方面,特别是气态污染物净化滤料测试方面,在国内几乎是空白。“空气净化组件一次净化效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201010154729.6,“间接测试空气净化组件一次净化效率的装置及方法”201010154754.4给出了空气净化组件的测试方法和装置,但它们都是针对空气净化组件,而不能对滤料进行测试。目前,国际上已经有美国ASHRAE标准“ANSI/ASHRAE STANDARD145.1-2008”对空气净化用滤料测试方法和要求作了相应的规定,而国内在能满足国际标准的净化滤料测试实验台方面更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室内气态污染物净化滤料的净化效率的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的空压机、硅胶干燥管、颗粒物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过滤器,所述的空压机的输入端连接进气管路,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过滤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和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所述的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湿度控制单元,所述的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污染物产生单元;所述的湿度控制单元和污染物产生单元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混合瓶的输入端口,所述的混合瓶的输出端口通过管路连接滤料测试单元。
所述的湿度控制单元包括有同时运行的三条通路:第一路是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的输出端,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混合瓶的输入端口,所述的电磁阀还电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的湿度控制器,所述的湿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设置在混合瓶上的湿度传感器;第二路是第五调节阀的输入端通过管路及第二调节阀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五调节阀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混合瓶的输入端口;第三路是第三调节阀的输入端通过管路及第二调节阀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三调节阀的输出端通过管路插入加湿瓶内的液体中,所述加湿瓶的输出通过管路连接混合瓶的输入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4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