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4587.0 | 申请日: | 2012-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6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裴晶晶;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测试 实验 系统 | ||
1.一种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的空压机(1)、硅胶干燥管(2)、颗粒物过滤器(3)和活性炭吸附过滤器(4),所述的空压机(1)的输入端连接进气管路,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过滤器(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5)和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所述的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5)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湿度控制单元,所述的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污染物产生单元;所述的湿度控制单元和污染物产生单元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混合瓶(12)的输入端口,所述的混合瓶(12)的输出端口通过管路连接滤料测试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度控制单元包括有同时运行的三条通路:第一路是电磁阀(V4)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5)的输出端,电磁阀(V4)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混合瓶(12)的输入端口,所述的电磁阀(V4)还电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阀(V4)开启或关闭的湿度控制器(7),所述的湿度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设置在混合瓶(12)上的湿度传感器(21);第二路是第五调节阀(V5)的输入端通过管路及第二调节阀(V2)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5)的输出端,第五调节阀(V5)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混合瓶(12)的输入端口;第三路是第三调节阀(V3)的输入端通过管路及第二调节阀(V2)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5)的输出端,第三调节阀(V3)的输出端通过管路插入加湿瓶(6)内的液体中,所述加湿瓶(6)的输出通过管路连接混合瓶(12)的输入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染物产生单元包括有恒温装置(11),分别设置在恒温装置(11)内的利用鼓泡法或者蒸发扩散法产生污染物的第一污染物发生瓶(9)和利用渗透管或者扩散管产生污染物的第二污染物发生瓶(10),以及根据不同浓度的需要选择性开通的三条通路:第一路是第七调节阀(V7)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的输出端,第七调节阀(V7)的输出端通过管路插入第二污染物发生瓶(10)内,第二污染物发生瓶(10)的输出端通过第九调节阀(V9)连接混合瓶(12)的输入端口;第二路是第六调节阀(V6)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的输出端,第六调节阀(V6)的输出端通过管路插入到第一污染物发生瓶(9)内的液体中,所述的第一污染物发生瓶(9)的输出端通过第八调节阀(V8)连接混合瓶(12)的输入端口;第三路是第十九调节阀(V19)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的输出端,第十九调节阀(V19)的输出端通过管路插入到第一污染物发生瓶(9)内上部的空气中,所述的第一污染物发生瓶(9)的输出端通过第八调节阀(V8)连接混合瓶(12)的输入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污染物发生瓶(10)内设置有渗透管或扩散管,所述的渗透管包括有内部装有被测试液态或固态污染物(35)的聚四氟乙烯管(23),分别嵌入在聚四氟乙烯管(23)两端的用于封堵聚四氟乙烯管(23)两端的不产生污染物的封堵(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料测试单元包括有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的混合瓶(12)的输出端相连的第十调节阀(V10)的输入端、多个结构相同的夹具通道装置的输入端以及第十四调节阀(V14)的输入端,其中,所述的第十调节阀(V10)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内置有滤料的测试舱(13)的输入端口,测试舱(13)的输出端口依次通过第十七调节阀(V17)、第一流量计(20)、第十三调节阀(V13)以及管路连接缓冲瓶(16)的输入端口,所述的每一个夹具通道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及第十三调节阀(V13)连接缓冲瓶(16)的输入端口,所述的缓冲瓶(16)的输出端口通过管路及第十八调节阀(V18)连接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的缓冲瓶(16)还通过采样口/传感器(22)连接污染物浓度采集与分析设备(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45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