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中直径钛弯头纵向剖合面焊缝数控氩弧自动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6234.6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2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乔迎才;李卫华;王耀锋;王承益;杜永勤;李成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宝色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B23K9/127;B23K9/2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查俊奎 |
地址: | 21117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弯头 纵向 剖合面 焊缝 数控 自动 | ||
1.一种大中直径钛弯头纵向剖合面焊缝数控氩弧自动焊机,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上的至少一个用来固定工件钛弯头的工件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座(1)上的用来焊接大中直径钛弯头剖面纵焊缝的自动焊机装置;所述的自动焊机装置包括用来安装整个装置控制系统的主横梁组件(3)、与主横梁组件(3)相连的用来安装焊枪的“L”型横梁组件(4)和与主横梁组件(3)垂直相连的用来支撑主横梁组件(3)的主立臂组件(5);
所述的“L”型横梁组件(4)包括与主横梁组件(3)相连的“L”型横梁(4-1),设置在“L”型横梁(4-1)上的用来调节焊枪套件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驱动装置(4-2),与水平移动驱动装置(4-2)输出端相连的焊枪水平移动丝杆(4-16);
设置在“L”型横梁(4-1)上的至少两个的水平滑座(4-3),一端滑动设置在水平滑座(4-3)上的双滑动杆(4-4),与双滑动杆(4-4)另一端固定相连的至少两个的夹座(4-5),与夹座(4-5)相连的横臂(4-6),设置在横臂(4-6)的用来使得焊枪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弯头工件曲率线面处于法垂位置状态的焊枪旋转驱动装置(4-7),与横臂(4-6)相连的用来带动焊枪弹性自调位置的浮动架(4-8),转动设置在浮动架(4-8)的套轴(4-17),与浮动架(4-8)相联接的弹簧芯轴(4-9),滑动设置于弹簧芯轴(4-9)上的至少两个的滑动座(4-10),套装在弹簧芯轴(4-9)上端的浮动弹簧(4-11),与滑动座(4-10)相连的仿形跟踪支架(4-14),设置在仿形跟踪支架(4-14)上的仿形轮(4-15),与仿形跟踪支架(4-14)相连的焊枪架(4-12),设置在焊枪架(4-12)前端的焊枪套件(4-13);所述套轴(4-17)的一端与焊枪旋转驱动装置(4-7)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的仿形轮(4-15)与工件表面相接触;
所述的主立臂组件(5)包括滑动设置在机座(1)上的焊机基座(5-1),设置在焊机基座(5-1)上的用来使主横梁组件(3)、“L”型横梁组件和焊枪套件(4-13)沿着弯头工件曲率线面随形的立臂摆动驱动装置(5-2),一端与摆动驱动装置(5-2)的输出端相连的转动轴(5-3),与转动轴(5-3)另一端转动连接且设置在焊机基座(5-1)上的轴承固定座(5-4),与转动轴(5-3)固定相连的立臂基座(5-14),与立臂基座(5-14)相连的用来驱使主横梁组件(3)、“L”型横梁组件和焊枪套件(4-13)绕着三维坐标系中的Z轴作360°旋转的立臂平面转动驱动装置(5-5),与立臂平面转动驱动装置(5-5)的输出端相连的转动盘(5-6),与转动盘(5-6)连接的立臂(5-7),设置在立臂(5-7)上用来使主横梁组件(3)、“L”型横梁组件和焊枪套件(4-13)升降的立臂升降驱动装置(5-12),设置在立臂(5-7)上的至少两个的滑座(5-8),滑动设置在滑座(5-8)内的双竖直滑杆(5-9),与双竖直滑杆(5-9)一端固定相连的至少两个的竖直滑杆固定座(5-10),与竖直滑杆固定座(5-10)相连的支撑座(5-11),支撑座(5-11)的一端与主横梁组件(3)相连;与支撑座(5-11)另一端相连的竖直丝杆(5-15);立臂升降驱动装置(5-12)的输出端与竖直丝杆(5-1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直径钛弯头纵向剖合面焊缝数控氩弧自动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横梁组件(3)包括同时连接“L”型横梁(4-1)与支撑座(5-11)的主横梁(3-1),设置在主横梁(3-1)上的用于控制整个焊接过程指令运动的电气控制箱(3-2)和焊丝进给驱动组件(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中直径钛弯头纵向剖合面焊缝数控氩弧自动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弯头工件相连的焊缝焊接使用的气体自动保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宝色股份公司,未经南京宝色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62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插异型金属管式承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 下一篇:金属银电镀的改进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