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散热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1906.4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4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郑慧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郭云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散热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散热的油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CVT变速箱在现代汽车中使用非常广泛,但CVT变速器的工作方式使得其发热量偏大,所以为其提供散热的油冷器通常都使用外置风冷式,且布置在发动机仓进气格栅和冷凝器之间,这样有利于散热。但是,上述布置方式会阻碍通过冷凝器和发动机散热器的迎面风,使进风量减小,且油冷器散发的热量会增加其进风温度,从而导致冷凝器和发动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差,造成空调效果不好,发动机冷却系统水温高等问题;特别是在高温地区或国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另外,由于油冷器始终利用迎面风散热,为了防止变速箱油温过低,则必须使用节温器进行控制,但节温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开合慢、易堵塞等情况,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故障率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良好的汽车散热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散热冷却装置,包括冷凝器(1)、散热器(2)、电子风扇(3)、发动机(4)、油冷器(6)和变速箱(9),所述变速箱(9)和发动机(4)固定在一起,在发动机(4)的前方设置散热器(2),该散热器(2)的前侧装有冷凝器(1),散热器(2)的背面安装电子风扇(3),在所述散热器(2)的背面还装有油冷器(6),该油冷器(6)位于电子风扇(3)的下方,并且油冷器(6)通过油管与变速箱(9)相连形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将油冷器由传统的位于散热器前方改为设置在散热器背面,并布置在电子风扇的下方。车辆行驶时,迎面风依次通过冷凝器和散热器,并从发动机下部流出,变速箱油温较低时,油冷器为被动散热,通过周围空气带走热量,使得油温控制在正常水平;当散热器水温升高时,变速箱油温亦升高,此时电子风扇开启,利用电子风扇出风为油冷器进行主动散热,经过油冷器的热风从发动机下部流出,经油冷器冷却的变速箱油经过油管返回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各散热部件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也没有破环整个发动机舱的风道,不仅改造容易,而且改造成本低。油冷器不再阻碍冷凝器和散热器的迎面风,不会对冷凝器和散热器造成干扰,这样发动机仓的进风量更大,冷凝器和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更好。同时,油冷器在被动和主动散热时都能满足散热需求,从而解决了汽车空调效果不好,发动机冷却系统水温高等问题。
所述油冷器(6)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管(5)与变速箱(9)的出油口直接连接,油冷器(6)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管(8)与变速箱(9)的进油口直接连接。以上结构取消了节温器,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故障率。
在所述油冷器(6)与散热器(2)之间设置有支架(7),该支架(7)包括底板(12)、立板(14)、侧片(11)和托架(13),所述底板(12)为长条矩形,该底板(12)通过其前方固定的托架(13)与散热器(2)的底部连接,底板(12)的两端通过螺栓与油冷器(6)下部对应端设置的下支耳相固定,在所述底板(12)靠近端部的位置垂直固定有立板(14),该立板(14)的上端设有侧片(11),所述侧片(11)通过螺栓与油冷器(6)上部对应端设置的上支耳相固定。
以上结构支架造型简单,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一方面能够使油冷器紧凑安装在散热器背面,能有效减小空间体积;另一方面,支架通过左边上下的两个安装点以及右边上下的两个安装点与油冷器连接,能够确保油冷器安装牢靠,不会发生松开或脱落。
所述托架(13)为“L”形,由横板和竖板组成,竖板的两端通过连接片(10)与底板(12)相固定,横板贴靠于散热器(2)的底面,且横板通过螺栓与散热器(2)相固定。以上结构托架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不仅连接既牢固又可靠,而且拆装方便、快捷,有利于维护及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重新布置油冷器后,冷凝器和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不受油冷器干扰,解决了以往发动机仓进风量少的问题,且油冷器散发的热量不会再影响进风温度,从而确保了冷凝器和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消除了背景技术中空调效果不好、发动机冷却系统水温高等弊病。
2、油冷器在被动和主动散热时都能满足散热需求,各散热部件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也没有破环整个发动机舱的风道,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
3、油冷系统不再需要节温器,降低了整个冷却系统的故障率,并节约了生产成本。
4、油冷器安装牢靠、可靠,不会发生松动或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1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