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缸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1009.3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泊;杨光;周淑娟;李飞;于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光华翔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 | 分类号: | F02F1/10;F02F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发动机 缸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汽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缸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品的日新月异,汽车生产企业在不断的竞争中,对整车产品的开发不断加快。尽管从车体的外观形状,材质及配套件对机动车的性能都将产生影响,但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对于性能是最至关重要的,无论从供货应量、价格、以及性能匹配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新开发车型的性能指标。目前,市场上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各具优点,对于一般发动机而言,结构上的样式固定后,很难改变其主要零部件的位置,并且装配时调节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变机油泵结构位置以便简化装配时复杂步骤的铝合金一体结构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缸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由上缸体和下缸体组成的气缸体,上缸体和下缸体之间为定位销定位、螺栓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在气缸体的前端面设有与链轮室盖相连接的螺栓孔及相接触的结合面;气缸体的后端面设计有与变速器相连的法兰;在上缸体第一缸水套位置增设有发动机放水孔;上缸体侧面还设有涡轮增压器的进水孔和进油孔,曲轴位置传感器孔;前端则有水泵型腔,上缸体下端缸孔位置设有活塞冷却喷嘴孔。
所述下缸体的下部设有与油底壳连接的螺栓孔和定位销孔,下端主油道位置设有机油泵的进油孔;前端设有机油泵进油孔;侧面设有曲轴固定销孔,涡轮增压器回油孔和机油滤清器进出水口。
在下缸体上部设有溶胶槽,在溶胶槽周围分布着盖板螺栓孔。
在下缸体上部侧面还连接有机油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设计为组合结构的气缸体,独立的下缸体对气缸体的结构制造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将部分气缸体的功能转移到下缸体上,简化了主轴孔的机加工艺,保证了尺寸精度,并且提高了主轴承座的强度。气缸体的整体分布着区域大小不等的网格结构5,此种结构为了加快铸造散热,可以更好的减少砂眼缩松等缺陷,有效的降低了气缸体铸造废品率。另外下缸体前端和下部都留有机油泵的进油孔,当需求配置变更时,方便更改机油泵的形式和整机的需求。全铝合金气缸体,重量轻、降低油耗。此种整机机构有利于冷却液和机油的流动,保证了工作的时所需的流量,满足了个零部件对机油压力的需求;此外在维修等情况下放掉冷却水和整机调节正时都设有便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展开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立体展开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连接缸盖螺栓孔,2-爆震传感器安装孔,3-缸体水套孔,4-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孔,5-散热网格,6-水泵型腔,7-涨紧器油腔,8-涡轮增压器进水孔,9-涡轮增压器进油孔,10-发动机放水孔,11-曲轴箱通风孔,12-活塞冷却喷嘴孔,13-曲轴锁紧孔,14-主油道进油孔,15-涨紧器油孔,16-主油道进油孔,17-平衡轴瓦供油孔,18-涡轮增压器回油孔,19-发动机预留注油孔,20-溶胶槽,21-机油滤清器进油腔,22-机油滤清器出油腔,23-涨紧器,24-爆震传感器,25-曲轴位置传感器,26-机油滤清器。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力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由图1~2所示,本结构的气缸体由上缸体和下缸体组成;图中的1为用于连接缸盖螺栓孔,在气缸体的前端面设有与链轮室盖相连接的螺栓孔及相接触的结合面;气缸体的后端面设计有与变速器相连的法兰;在上缸体第一缸水套位置增设有发动机放水孔10;上缸体侧面还设有涡轮增压器进水孔8和涡轮增压器进油孔9,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孔4;前端则有水泵型腔6,上缸体下端缸孔位置设有活塞冷却喷嘴孔12。
所述下缸体的下部设有与油底壳连接的螺栓孔和定位销孔,下端主油道位置设有机油泵的进油孔;前端设有机油泵进油孔;侧面设有曲轴固定销孔,涡轮增压器回油孔和机油滤清器进出水口。
在下缸体上部设有溶胶槽20,在溶胶槽20周围分布着盖板螺栓孔。
在下缸体上部侧面还连接有机油滤清器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光华翔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光华翔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1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制动能量回收及主动辅助制动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节油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