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缩小包装空间的英规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9052.6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7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5/04 | 分类号: | H01R35/04;H01R13/502;H01R13/6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52371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缩小 包装 空间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英规插头,特别涉及一种可缩小包装空间的英规插头。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及插座是电器取得电源的连接装置,而各国对于电源插头及插座都有制定其相关的电器标准,故根据国家所在地区的不同,在外形、尺寸和总类方面皆有所差异,一般而言,电源插头均有突出的接电片,且该接电片可呈棒状或刀锋状等,而插座上则设有对应于该接电片的插槽。
而前述各类型的电源插头中,请配合参考图7所示,其中有一符合英规的电源插头中,主要是在一矩形状的壳体90上设有二接电片91及一接地片92,两接电片91是靠壳体90一侧边,该接地片92是靠壳体90相对的另侧边,藉此即可插设在一对应的插座上(图中未示)以取得市电,以供与电源插头电连接的电器装置得以运作。
前述壳体90由俯视来看是具有一长度L及一宽度W(如图8所示),故其所占据的面积是长度L乘以宽度W,再加上壳体90的高度时,则该电源插头所占据的体积相当大,故其收纳或包装该电源插头时,其最小须具备该前述体积大小的空间方得以容纳,故如何在有收纳或包装该电源插头需求时得以有效缩减其体积,是有必要谋求其它可行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缩小包装空间的英规插头,其主要是减少收纳包装时的体积,藉以提升包装空间的使用效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英规插头包含有:
一本体,具有一表面及位于表面相对两端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所述本体表面在第二侧边处形成有一枢转槽;
二接电棒,是以垂直方向设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且相邻于第一侧边处;
一枢转座,是枢设于本体的枢转槽内,该枢转座的枢转轴心与本体的表面平行;
一接地棒,是以一端固定于所述枢转座上;
依上述构造所构成的电源插头,在使用状态下可以翻转该枢转座,使枢转座与其上的接地棒突出于本体的第二侧边,藉此使接地棒与两接电棒得以匹配地插设于对应的三孔插座上,其中,若有收纳或包装需求时,则翻转枢转座,将其上的接地棒折向本体表面,使枢转座不再突出本体的第二侧边,如此一来即可缩减该本体的宽度(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间的距离),以达到缩减收纳或包装空间的目的,藉以进一步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现有英规插头的立体图。
图8为现有英规插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主要是在一本体50上设有一枢转座60、二接电棒70及一接地棒80,其中:
该本体50具有一表面51及位在表面51相对两端的一第一侧边52及一第二侧边53,在该表面51在相邻第一侧边52处形成有二穿孔521,又如图2所示,该表面51在第二侧边53靠中央处形成有一枢转槽54,在本实施例中,该枢转槽54贯穿本体50的表面与第二侧边53,又枢转槽54具有两平行相对的槽壁,两相对槽壁是和本体50表面51垂直,且两槽壁上分别形成有一枢孔541(如图3所示),以供该枢转座60枢设其内。再者,前述枢转槽54内设有一电接触片55,该电接触片55相邻于槽壁上的枢孔541。
请参考图2所示,该枢转座60是呈矩形块状,其具有一顶面、一和顶面垂直的内侧边及一和内侧边相对的外侧边,其顶面垂直地固设有前述接地棒80,又枢转座60的内侧边设有一枢柱61,该枢柱61的轴心是和本体50表面平行,且对应的枢设在枢转槽54的枢孔541内(如图3所示),使枢转座60得以枢转。再者,枢柱61具有导电性,其在枢转座60内部和接地棒80电连接,当枢设在枢转槽54内时,并与枢转槽54内的电接触片55电接触,使枢转座60上的接地棒80可以通过枢柱61、电接触片55和本体50内所设的线路连接。
请配合参考图1或图2所示,该接电棒70是固设于前述本体50的穿孔521内,所以该等接电棒70是相邻于本体50第一侧边52,且分别垂直于本体50表面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9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