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可折叠的倾斜式手柄的助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1334.1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2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新;高铁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美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4 | 分类号: | G02B27/04;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折叠 倾斜 手柄 助视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助视设备,尤其是一种助视器。
背景技术
目前助视器的结构大体分为三种:一、如图1所示,助视器包括助视器主体机构A1和固定支架B1。固定支架助视器主体机构A1上配备有独立的固定支架B1,使助视器主体机构与书籍、报纸等阅读物之间形成一定角度(如图1所示)。二、如图2所示,助视器主体机构A2背部有折叠式支架B2,使用时将支架B2打开,使助视器主体机构与书籍、报纸等阅读物之间形成一定角度(如图2所示)。三、助视器主体机构侧部安装有固定手柄。
以上三种现有的助视器支架或手柄的功能单一,不能根据用户使用的需要进行调整,因此使用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手持式可折叠倾斜手柄机构的助视器,使得该助视器的手柄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的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进而提高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视器,包括手柄机构和助视器主体机构;
所述助视器主体机构上设置有转轴,所述手柄机构与助视器主体机构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式连接;
所述助视器主体机构靠近所述转轴的部位开设有容纳有限位块和弹簧的腔室,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腔室内壁,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机构与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对应的部位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凹槽;
在所述手柄机构处于相对所述助视器主体机构转动呈预定角度的状态时,所述弹簧压紧所述限位块,使所述限位块的至少一部分嵌入所述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视器手柄能折叠,手柄折叠后具有阅读支架的功能;并且助视器的手柄可以在与助视器主体机构呈所需夹角时固定,实现了助视器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调,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助视器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助视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助视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助视器主体机构和手柄机构的上壳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助视器手柄机构展开时的示意图。
其中:
11——助视器主体机构;
111——转轴;
112——弹簧;
113——限位块;
12——手柄机构;
121——前壳体;
122——后壳体;
123——凹槽;
124——电池盖;
125——反光罩;
126——负极弹片;
127——正极弹片;
128——透视孔;
129——通光孔;
130——照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带手持式可折叠倾斜手柄机构的助视器1包括手柄机构12和助视器主体机构11。
助视器主体机构11上设置有转轴111,手柄机构12与助视器主体机构11通过转轴111可转动式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转轴例如可以是空心转轴。
助视器主体机构11靠近转轴111的部位开设有容纳有限位块113和弹簧112的腔室。弹簧112一端连接腔室内壁,另一端与限位块113的一端连接。手柄机构12与限位块113的另一端对应的部位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凹槽。
在手柄机构12处于相对助视器主体机构转动呈预定角度的状态时,弹簧112压紧限位块113,使限位块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凹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美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美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1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匹配电路的调试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制备苯并*嗪-硫醇聚合物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