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辅助发电动力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95804.X | 申请日: | 2012-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2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崔锁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锁昌 |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B60K16/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省齐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辅助 发电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车,具体的说是风力辅助发电动力车。
背景技术
汽车行进的动力能源采用不可再生的汽油,排出的尾气污染环境;电动汽车虽然不会排出污染气体,但是行进过程的电能也是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提供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汽车在行进过程中相对空气运动会产生风能,这部分风能被白白浪费,如何利用这种风能成为现在能源利用的重要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辅助发电动力车,能够利用空气流动提供动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风力辅助发电动力车,包括车体,车体前部安装风机发电装置,风机发电装置由风机和发电机连接构成,车体内设置蓄电池,发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与车体动力装置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车体顶部也安装风机发电装置。所述的风机前部设置金属网。所述的风机的叶片的数目至少为六个。所述的车体顶部的风机发电装置和车体通过连接座连接,所述的连接座由滑轨、滑座和紧固螺栓连接组成,滑轨与车体固定连接,滑轨顶部开设燕尾槽,滑座底部设置滑块,燕尾槽和滑块相配合,紧固螺栓穿过滑座与滑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动力车行进过程中,风机在空气流动状态下旋转,旋转的动能发电产生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产生的电能供给动力车行进。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利用流动的空气产生的风能,充分达到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发电机 2上风机座 3上风机 4车体 5前风机 6金属网 7叶片 8前发电机 9滑座 10滑轨 11紧固螺栓 12滑块 13燕尾槽。
具体实施方式
风力辅助发电动力车,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车体4,车体4前部和顶部安装风机发电装置,前部的风机发电装置由前风机5和前发电机8连接构成,顶部的风机发电装置由上风机3和发电机1连接构成。上风机3通过上风机座2固定在车体4顶部,或者车体4顶部的风机发电装置和车体通过连接座连接,上风机3通过上风机座2固定在连接座上,所述的连接座由滑轨10、滑座9和紧固螺栓11连接组成,滑轨10与车体4固定连接,滑轨10顶部开设燕尾槽13,滑座9底部设置滑块12,燕尾槽13和滑块12相配合,紧固螺栓11穿过滑座9与滑轨10连接,松开紧固螺栓11,滑座9与滑轨10可以相互运动,这种结构方便车体4顶部的风机发电装置装卸,维修方便,燕尾槽13抽拉方便,能够车体4顶部的防止风机发电装置在车体4运行时左右晃动,提高使用过程的稳定性。车体4内设置蓄电池。前风机5和上风机3统称风机,风机前部设置金属网6,技术网能够防止杂物缠绕风机,对风机进行保护。所述的风机的叶片7的数目至少为六个,本实施例中风机的叶片7的数目为八个,六个以上的叶片在运行过程中更见平稳,发电效果更佳。前发电机8和上发电机1统称发电机,发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与车体4动力装置连接。在动力车行进过程中,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过程中,风机在空气流动作用下旋转产生动能,旋转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发电产生电能,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产生的电能供给动力车作为行进的能源。理论情况下,在下坡等行驶过程中,通过空气流动产生的电能能够满足动力车动能的需求,无需另外能源,更加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动力车在行进过程中的能耗,并且将流动的空气产生的能量应用,充分达到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锁昌,未经崔锁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5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