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进风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5428.6 | 申请日: | 201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2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朱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白龙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635711 四川省达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进 燃烧 | ||
1.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炉头底座(4)、燃气分气座(5)、外环出气槽(2)、中心火盖(7)、外环火盖(1)、第一进气嘴(3)及第二进气嘴(6),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嘴(3)及第二进气嘴(6)设在炉头底座(4)上并分别与炉头底座(4)的内腔(41)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分气座(5)设在炉头底座(4)的内腔(41)中,燃气分气座(5)的侧壁与内腔(41)间隙配合;在燃气分气座(5)上设有具有引射功能的下气道、上气道(521)、左出气道(522)及右出气道(523),所述下气道包括中心引射气道(513)及位于中心引射气道两边的左气槽(511)及右气槽(512),所述左气槽(511)及右气槽(512)分别与中心引射气道(513)连通,左气槽(511)与左出气道(522),右气槽(512)与右出气道(523),中心引射气道(513)的位置与第二进气嘴(6)的出气口(61)相对应;所述上气道(521)的入气口与第一进气嘴(3)的出气口(31)相对应,所述中心火盖(7)设在上气道(521)的出气口(522)上;所述外环出气槽(2)上设有环形导气槽(21)、二个入气口(23)及二个以上的进风口(22),所述二个入气口(23)位于环形导气槽(21)中,所述左出气道(522)及右出气道(523)分别与二个入气口(23)连通并支撑外环出气槽(2),从而使外环出气槽(2)与炉头底座(4)之间产生间隙(24),所述二个以上的进风口(22)位于环形导气槽(21)的下方并水平惯穿且互不相通,所述外环火盖(1)设在环形导气槽(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分气座(5)包括上燃气分气座(52)及下燃气分气座(51),所述左气槽(511)及右气槽(512)分别设在下燃气分气座(51)上,所述中心引射气道(513)由上燃气分气座(52)及下燃气分气座(51)相配合形成,所述左出气道(522)、右出气道(523)及上气道(521)分别设在上燃气分气座(5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燃气分气座(52)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的挡水沿(5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头底座(4)的空腔(41)的底部内设有三个定位凹槽(42),在所述燃气分气座(5)的底部设有三个定位凸台(511),所述三个定位凸台(511)分别位于本个定位凹槽(4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头底座(4)上设有一支撑台(32)及环形凸沿(42),所述支撑台(32)的高度与
左出气道(522)及右出气道(523)的高度相适应,所述环形凸沿(42)位于内腔(41)的开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白龙,未经朱白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54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