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多调频的编码振动及语音提示的导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5323.0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2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韦岗;岑珊珊;郑培创;杨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调频 编码 振动 语音 提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盲方法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多调频的编码振动及语音提示的导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人类70%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所以失明和低视力的人群在感知世界方面是极其无助的,他们在生活中会有诸多的不便。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500万,占全世界盲人口的18%,低视力者600多万,儿童斜弱视者1000万。同时,每年我国新增45万盲人,专家指出,如果允许目前的趋势继续保持不变,到2020年预期中国的盲人将增加4倍。因此,给盲人和低视力者开发导盲产品非常必要,这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失明和低视力者出行一般需要导盲器的协助,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导盲杖或者训练导盲犬。导盲杖一般是一根长竿,使用者用导盲杖点击地面,来感知前方地面情况,但前方地面的连续情况经常不能完整掌握,尤其是凹凸不平的路况,使失明和低视力者寸步难行。而且经常点击地面在行走较远的路程,手部比较累,使用导盲犬带路的训练成本较高,因此,盲人行走不方便,一直是一个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的社会问题。电子类导盲器一般采用超声波、红外线探头等回波探测原理来设计的,也有利用图像传感器和激光测距方法对障碍物进行探测。由于超声信号有良好的指向性,不受光线、温度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且成本低廉、可靠性强,所以得到广泛使用。
现有的超声导盲工具在许多方面有着局限性和不足:
1. 现有的超声导盲仪器一般使用单一频率的超声脉冲或者调频脉冲,探测时间长、距离有所限制,对较复杂环境感知能力较差。因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有不同的性质,比如恒频波集中了大量能量,不易在空气中衰减,有利于探测到更远距离目标,而且回声效果更佳;调频波在空气中较易衰减,但带宽越大、平均基频越高,可以用来区分目标的精细结构;所以,不同的探测距离可以采用信号也不同,远距离一般利用恒频信号,而近距离的精细目标可以用调频信号探测。恒频、调频信号各有优点,但目前的导盲仪器却很少有同时采用的。
2. 现有的超声导盲仪器大多仅能给出有障碍物的提示,不能检测出障碍的方向和位置,提示不明确,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目前,大多数的超声导盲仪使用单个超声探头或多个超声探头,但很少用到相控阵技术,所以一般只能探测探头前方的障碍物,如果需要探测不同方向的障碍物,则需要使用者不停地对左右上下扫描,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3. 现有的超声导盲仪器大多是用音频提示的方式提示使用者障碍物的情况,由于声音是盲人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仅用语音或者一定频率的声音提示使用者需要使用者集中注意力,从而影响使用者获取其他外界信息,如果长期用耳机堵住耳朵,对使用者的听力和心情也有所影响。
4. 现有的超声导盲仪器大多只提供单一的超声探测功能,不能提供其他环境信息,比如目前所在的区域、道路,不能满足使用者对定位信息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导盲工具使用单一频率的超声脉冲或者调频脉冲、探测时间长、距离有所限制、不能检测出障碍的方向和位置、只提供单一的超声探测功能等不足,提出基于多调频的编码振动及语音提示的导盲与装置。采用了多频率超声同时探测、相控阵波束形成技术、多种模式提示、多参数测量,有效地提高了探测的准确度和实时性。多频率是指通过发射恒频波、第一调频波、第二调频波实现了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的障碍物同时探测,该方法还将通过使用相控阵波束形成技术改变探测方向,使装置能沿不同方向自动扫描,通过振动提示手表和语音给使用者提供障碍物的触觉及听觉的提示,通过GPS、温度及湿度传感器为使用者采集位置及天气等环境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多调频的编码振动及语音提示的导盲装置,包括语音提示模块、振动提示手表、湿度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时钟模块、控制模块、无线发射模块、超声发射模块、超声接收模块、GPS模块和电源模块;
超声发射模块和超声接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超声发射模块和超声接收模块负责超声探测障碍物,探测回波经过控制模块处理;
控制模块分别与语音提示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相连,控制模块负责控制超声波发射、回波接收、信号处理和传递;如有障碍物则通过语音提示模块输出,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射信号,振动提示手表接收无线发射模块发射的信号并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5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