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功率变速箱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5956.5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墨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8 | 分类号: | F16H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28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变速箱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功率变速箱,具体地说是小功率变速箱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电动三轮车(0.5~1.0KW)行业变速箱总成为:(1)为两极减速,三档变速;(2)换档方式为端面卡齿式硬啮合方式。现有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极减速输出和端面卡齿式啮合方式硬性换档。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是:电动三轮车(0.5~1.0KW)在行驶过程中变速箱总成运行噪音大,端面卡齿式啮合方式换档时无缓冲,结合瞬间碰撞声音大,从低档换位到高档位时冲击力大,提速不连贯,造成车辆坐驾顿挫感,对相关零部件破坏性和驾驶舒适度影响极大和冲击噪音大。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小功率变速箱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功率变速箱总成,在现有电动三轮车(0.5~1.0KW)变速箱总成上增加了一级减速;改变了换档操纵机构的啮合方式。将变速箱总成设计为三极极减速传动,将原有的两极传动速比分摊为三级传动实现,使各级齿轮运行速度大大降低,从而达到有效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变速箱总成的运行噪音,以及整体提高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的目的;采用同步齿啮合换档传动方式轴向半挂状态,小齿多齿接触逐步啮合入档,可有一定的打滑即缓冲达到缓减以往的从低档换位到高档位时冲击力大,提速不连贯,造成车辆坐驾顿挫感,对相关零部件破坏性和驾驶舒适度影响极大和冲击噪音大等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小功率变速箱总成,主要包括分体桥变速箱壳体、输入轴、传动齿轮、差速器组件;所述传动齿轮包括安装在主轴上的快速主动齿轮、快速被动齿轮及安装在副轴齿上的慢速主动齿轮、慢速被动齿轮,所述快速主动齿轮和慢速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快速被动齿轮和慢速被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副轴齿又捏合在差速器组件上的输出从动齿轮上;所述输入轴通过自身的驱动齿轮与副轴齿上的同步齿组件相啮合。
所述同步齿组件又通过拨叉组件与换档摇臂组件相连接。
所述拨叉组件包括拨叉轴及套在拨叉轴上的拨叉,所述拨叉连接在同步齿组件,所述拨叉轴伸出变速箱壳体外连接换档摇臂组件。
所述安装拨叉的拨叉轴上套有顶紧拨叉的弹簧。
所述快速主动齿轮、快速被动齿轮与两者之间的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套在主轴上的隔套;所述慢速主动齿轮、慢速被动齿轮与两者之间的同步齿组件之间设置有套在副轴齿上的隔套。
所述差速器组件通过两端套设的轴承固定在变速箱壳体内部,并且在差速器组件两端对应的变速箱壳体上开输出孔,在输出孔处设置有轴承及密封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三级机械齿轮传动和控制的方式来改变动力输出的速比和改善平稳性及降速增矩、提高零部件的整体使用寿命;换档设计为同步齿啮合方式轴向半挂状态传动衔接,小齿多齿接触逐步啮合入档,使换档过度相对缓和、平稳,换档冲击小、噪音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功率变速箱总成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功率变速箱总成的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1-分体桥变速箱壳体、2-输入轴、3-快速主动齿轮、4-驱动齿轮、5-隔套、6-慢速主动齿轮、7-主轴、8-快速被动齿轮、9-同步齿组件、10-慢速被动齿轮、11-副轴齿、12-输出从动齿轮、13-差速器组件、14-密封圈、15-轴承、16-螺钉、17-换档摇臂组件、18-拨叉轴、19-拨叉、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墨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墨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5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路灯
- 下一篇:外压直管压力平衡式波纹膨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