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连接头及车床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6334.6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4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义;杨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昌义;杨伦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F16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接头 车床 冷却系统 | ||
1.一种弹性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套体(20)内的管体(10),管体(10)前段与套体(20)前段构成气密并可轴向滑动的配合,管体(10)后端连接压缩弹簧(30)前端;压缩弹簧(30)后端固定在管体(10)内腔,管体(10)前端的端面伸出套体(20)之外,且该端面上设置密封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20)为内腔前段细、后段粗的变径管状,管体(10)前段的径向尺寸与套体(20)前段内径吻合,管体(10)管身上设置O形密封圈(14);管体(10)后端一体加工端板(11)和芯轴(12),端板(11)位于芯轴(12)和管体(10)之间,端板(11)的径向尺寸大于管体(10)径向尺寸而小于套体(20)后段的内径,端板(11)朝向套体(20)内腔的变径部(28)的表面上设置密封环,管体(10)靠近端板(11)的管壁上设置径向通孔(13)与管体(10)内腔连通,所述的压缩弹簧(30)前端套设在芯轴(12)上、后端与中间设置轴向通孔的挡盖(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盖(21)与套体(20)后段的内腔围合构成的区域内设置基座(22),基座(22)内孔固接内座(23),压缩弹簧(30)后端连接在内座(23)前端,内座(23)轴芯设置内螺纹孔与套体(20)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20)外侧套设外套(25),所述的挡盖(21)由外套(25)后端向轴芯方向延伸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20)与外套(25)之间设置环形腔室,所述的内座(23)和外座之间设置环形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座(23)为金属材料,套体(20)、外套(25)、基座(22)为塑料或树脂材料;所述的套体(20)和外套(25)过盈配合,所述的外套(25)插接在金属管(24)内腔,金属管(24)与外套(25)通过径向定位螺钉固接。
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到6中任意一项所述弹性连接头的车床冷却系统,包括车床刀架(1)、冷却介质源(6)和连接在车床刀架(1)上的转位刀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位刀盘(2)上设置随动的过渡连接件,过渡连接件上设有多个冷却介质通道,冷却介质通道的出口端连接外接喷管(4),外接喷管(4)出口设置在刀具(5)的待冷却区域或者与刀具(5)的内部冷介质通道连接;冷却介质通道的入口端与弹性连接头(7)的出口弹性抵靠,每个冷却介质通道的入口端随转位刀盘(2)转动到工作位置后与弹性连接头(7)的出口端位置吻合,弹性连接头(7)的进口端连接冷却介质源(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床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介质源(6)为提供常温或低温气态或液态流体,或常温或低温气液混合态流体的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床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位刀盘(2)上设置6~16把刀具(5),所述的过渡连接件上的冷却介质通道和外接喷管(4)与刀具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床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连接件包括设置在转位刀盘(2)朝向弹性连接头(7)表面的板体(9),板体(9)与管座(3)固接,管座(3)固接在转位刀盘(2)外部,管座(3)内腔构成冷却介质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昌义;杨伦,未经张昌义;杨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63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识别追源防伪系统
- 下一篇:变电检修工作异地管控智能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