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桥主减速器的端部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0475.7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8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狄迅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9 | 分类号: | 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董彬 |
地址: | 415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减速器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驱动桥,具体地,涉及一种驱动桥主减速器的端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在输入端或输出端的密封多采用包括油封和油封座在内的密封结构,以达到最终封油的目的。如图1所示的主减速器端部密封结构中,花键配合的轴3与凸缘4之间在C处接合面上可能产生漏油,因而通常在轴3的轴肩处设置“O”形密封圈10加以密封。在轴承2与凸缘4之间也容易在凸缘4的外周面D处产生漏油,因而通常通过油封5进行密封并防止外界灰尘等进入。其中,油封座6通过紧固螺栓9紧固安装在端部壳体1的上表面上,二者的接合面E在图1中呈现为大致水平方向,因而无论轴3如图1所示的垂直放置或者其它方式例如水平摆置时,油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接合面E处都容易产生漏油。这种密封结构中,在安装运行一段时间后往往容易在图1中的D处和E处出现润滑油的滴、漏、渗油现象,“O”形密封圈10容易产生破损,密封效果不佳,稳定性不足,导致维修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桥主减速器的端部密封结构,改善密封效果,防止漏油和润滑油溢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该端部密封结构包括端部壳体、轴承、轴和凸缘,所述轴通过所述轴承承压在所述端部壳体上并且向外伸出,所述凸缘套设在所述轴的端部并沿该轴的轴向抵靠于所述轴承上,该凸缘的外周面上设有油封,该油封通过油封座固定安装到所述端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壳体与所述油封座之间形成有大致平行于所述轴的中心轴线的第一密封接合面。
优选地,所述端部壳体与所述油封座在所述第一密封接合面上形成为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部壳体与所述油封座之间形成锥形管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接合面上涂覆有防渗油密封胶层。
优选地,所述防渗油密封胶层为螺纹锁固密封胶层。
优选地,所述油封为沿所述轴的轴向排布的两个骨架油封。
优选地,所述凸缘与所述轴之间为花键连接,该凸缘通过安装在所述轴的外轴颈上的螺母锁紧,其中,在所述外轴颈的轴肩部的花键连接处涂覆有平面密封胶层。
优选地,上述端部壳体与所述油封座之间还形成有第二密封接合面,该第二密封接合面内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油封座在所述第二密封接合面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圈的内凹槽,所述端部壳体上在所述第一密封接合面与所述第二密封接合面之间形成有台阶部,该台阶部的边缘形成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橡胶平垫或星型密封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桥主减速器的端部密封结构中,通过在端部壳体与油封座之间形成大致平行于轴的中心轴线的第一密封接合面,以形成第一道密封,防止该接合面产生漏油或溢出。其中,第一密封接合面大致沿轴向设置,因而能够缓解油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的漏出,该第一密封接合面可优选为螺纹接合面,同时起到连接和密封作用。更进一步地,还可以使端部壳体与油封座之间形成带有密封圈的第二密封接合面,以构成第二道密封,从而构成稳定可靠的密封,减少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驱动桥主减速器的端部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桥主减速器的端部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油封座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P-P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示图;
图6为图2中的端部壳体在密封圈安装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端部壳体 2 轴承
3 轴 4 凸缘
5 油封 6 油封座
7 密封圈 8 螺母
9 固定螺栓 10 “O”形密封圈
11 台阶部 12 倒角
31 外轴颈 32 轴肩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04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