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及磁共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48714.5 | 申请日: | 2012-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3/36 | 分类号: | G01R33/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金碎平 |
| 地址: | 20181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线圈 单元 耦合 电感 电路 磁共振 系统 | ||
1.一种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包括第一线圈单元及与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相连的第一电感线圈、第二线圈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二线圈单元相连的第二电感线圈,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相邻近且彼此绝缘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部分地错位分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分别位于两个平行的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耦合电感电路分布在电路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分布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分布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与第二电感线圈外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第一电感线圈与第二电感线圈紧贴着分布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的半径均为2mm~8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的宽度均为0.5mm~2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的匝数均为1。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单元和第二线圈单元向中间相对延伸分别形成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
11.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第二电感线圈均为通过绕线方式形成的线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具有第一几何中心线,所述第二电感线圈具有第二几何中心线,所述第一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几何中心线不重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几何中心线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几何中心且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所在平面垂直的线,所述第二几何中心线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线圈几何中心且与所述第二线圈所在平面垂直的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几何中心线与第二几何中心线相平行。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第二电感线圈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矩形、椭圆形电感线圈的几何中心分别为圆心、矩形两对角线的交点、椭圆长轴及短轴的交点。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第二电感线圈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17.一种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单元间的去耦合电感电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第二线圈单元为用于磁共振系统中的两个次相邻的线圈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87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内阻测试仪的校验装置
- 下一篇:变电站用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