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机砂带自动纠偏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3030.6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6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涛;史耀耀;段继豪;张军锋;董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1/20 | 分类号: | B24B21/2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机 自动 纠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薄壁叶片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抛光机砂带自动纠偏机构。
背景技术
薄壁叶片是航空发动机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零件,但由于其形状复杂,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而且是故障多发的零件,因此,一直以来薄壁叶片的加工制造是发动机制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为了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薄壁叶片高质、高效研制和生产,解决手工抛光表面质量难以控制,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的难题,抛光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薄壁叶片的效率。而砂带跑偏是影响抛光质量的关键所在,国内生产的砂光机大都采用两轴联动,平面杀光的结构,两轴中间略高于两端,使砂带中间受力大些,减轻砂带跑偏,但在实际生产中这种结构是不合理的,砂带在空转时可能长时间不跑偏,一旦工作,由于被砂光木板变窄,长短和部位不是完全理想,因而砂带受力就不均匀,使砂带产生跑偏。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砂带纠偏机构实现砂带纠偏,避免砂带跑偏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和叶片表面质量的影响,以提高整体叶盘和叶片的抛光精度。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抛光机砂带自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传感器、直流伺服电机、偏心轮、连杆、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和纠偏辊轮;所述红外传感器、直流伺服电机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均固定在抛光机底板上;所述纠偏辊轮同轴套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杆上,并通过轴承连接,使纠偏辊轮在蜗杆上能自由转动;红外传感器检测抛光机砂带跑偏情况,并将跑偏信号传给外部控制器;所述直流伺服电机由外部控制器控制,直流伺服电机输出轴与偏心轮一端同轴连接,直流伺服电机输出轴带动偏心轮转动;所述偏心轮另一端与连杆一端偏心连接,偏心轮转动时,带动连杆摆动,连杆摆动平面与偏心轮轴线垂直;连杆另一端固定有摆动轴,摆动轴轴线垂直于连杆摆动平面,连杆摆动时带动摆动轴转动;所述摆动轴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同轴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电传感器实时检测砂带抛光状况,当发现砂带跑偏,光电传感器将跑偏微位移量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脉冲信号传递给直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带动连杆摆动,进而带动摆动轴转动,使蜗轮蜗杆机构工作,实现蜗杆及其上纠偏辊轮的直线运动,从而实现砂带的纠偏。该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实现了薄壁叶片抛光过程中的自动化纠偏,消除了由于砂带跑偏带来的表面质量问题,使叶片的表面质量稳定,同时,提高了叶片的抛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纠偏部件示意图;
其中:1、直流伺服电机;2、偏心轮;3、连杆;4、蜗轮蜗杆传动机构;5、纠偏辊轮;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中的抛光机砂带自动纠偏机构包括红外传感器、直流伺服电机1、偏心轮2、连杆3、蜗轮蜗杆传动机构4和纠偏辊轮5。所述红外传感器、直流伺服电机1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4均固定在抛光机底板6上。
如图1所示,当抛光机对薄壁叶片进行抛光时,纠偏辊轮5作为抛光砂带的传动轮和纠偏轮。当砂带出现跑偏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出砂带偏离抛光轮,并将检测出的微位移传递给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对跑偏量进行正负及位移判断,再将脉冲信号传递给直流伺服电机1,直流伺服电机1接收脉冲信号后开始驱动纠偏机构。
纠偏机构由偏心轮2、连杆3、蜗轮蜗杆传动机构4和纠偏辊轮5组成,偏心轮一端与直流伺服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直流伺服电机输出轴带动偏心轮一起转动。偏心轮另一端与连杆一端通过连接轴偏心连接,当偏心轮转动时,连接轴带动连杆摆动,连杆摆动平面与偏心轮轴线垂直。连杆另一端固定有摆动轴,摆动轴轴线垂直于连杆摆动平面,连杆摆动时带动摆动轴转动。所述摆动轴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同轴固定连接,当摆动轴转动时,蜗轮带动蜗杆直线运动。所述纠偏辊轮同轴套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杆上,并与蜗杆通过轴承连接,使纠偏辊轮在蜗杆上能自由转动,当蜗杆受蜗轮驱动直线运动时,纠偏辊轮也同步沿自身轴线运动,实现对砂带的纠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3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光饰分选一体机
- 下一篇:数控直线滚动导轨精密曲面成形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