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翻堆机挖掘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0294.6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7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有祥;韩跃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唐德林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翻堆机 挖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堆机,尤其是一种用于茶叶翻堆机的新型挖掘轮装置。
背景技术
发酵是普洱熟茶加工生产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对普洱熟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多数茶厂采用传统的普洱茶渥堆发酵方式对普洱茶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普洱茶堆内的发酵很不均匀,有些茶叶已发酵完全,但有些茶叶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使普洱茶产品的稳定性不高,所以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经常对茶堆进行翻堆,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翻堆是劳动强度最大的工序,目前多为人工完成。传统的翻堆是人工采用铁锹和钉耙,将发酵了一段时间的茶叶翻动,并将团状的茶叶解块、打碎,并从茶叶堆的一端翻动到另一端。而通常一次渥堆生产普洱茶的量很大,一般达到十几吨甚至二十几吨,导致人工翻堆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极低,极大程度的影响了茶叶的品质。
中国专利“ZL200820228977”公开了一种“普洱茶发酵翻堆机”,该翻堆机包括旋转耙和铲料斗,旋转耙自上而下旋转,模拟人工用钉耙对茶堆进行耙堆作业,然后用铲料斗将耙散的茶叶铲入斗内,再通过铲料斗后方的输送装置将茶块输送至解块装置中进行解块打散等后续工作,该铲料斗利用推力将茶块铲起,受推力作用,前方茶堆内的茶块受到挤压,导致茶堆更加紧密,内部的茶叶受到挤压容易破碎,而且旋转耙需要更大的力量将茶堆耙松,也容易将茶叶打碎,严重降低了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茶叶翻堆机容易将茶叶打碎,造成茶叶品质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旋转方式将茶块带动至后方输送装置的茶叶翻堆机挖掘轮。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翻堆机挖掘轮,两端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翻堆机机架前部,并绕固定轴转动,其特征在于该挖掘轮其剖面呈扇叶形,扇叶顶部设置有齿牙,相邻的两扇叶形成一个U形的储料斗,利用齿牙插入茶堆下部,通过旋转将茶叶翻入储料斗内。
所述的储料斗内壁上还设置有凸出的钢筋棍,利用钢筋棍插入茶堆,起到松散茶堆的作用。
所述的挖掘轮一端用圆形钢板封闭,避免茶叶掉落。
所述的储料斗最少为三个,储料斗端面为圆弧形或平面,以限制钢筋棍插入茶堆深度。
所述的钢筋棍顶部为圆锥状,相邻两储料斗内的钢筋棍交错设置。
通常渥堆发酵的普洱茶呈方形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60cm,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翻堆机进行翻堆作业时,沿茶堆一边以直线行进方式进行作业,先通过钢筋棍插入茶堆中令茶堆松散,之后利用挖掘轮顶部设置的齿牙将茶叶铲入储料斗内,随着挖掘轮转动将茶叶倒在输送带上,再由输送带输送至解块机上方自由落入解块机内,并由解块机将茶团打散后通过横向输送带排出至翻堆机另一侧,完成以此翻堆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翻堆机挖掘轮,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利用钢筋棍插入茶堆,松散茶堆,然后通过齿牙插入茶堆下方,采用旋转的方式将松散的茶叶翻入储料斗内,铲料动作更为轻柔,有效避免茶叶被打碎,间接提高出产茶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其中,固定轴1,齿牙2,储料斗3,钢筋棍4,钢板5,储料斗端面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茶叶翻堆机挖掘轮,两端通过固定轴1固定在翻堆机机架前部,并绕固定轴1转动,该挖掘轮其剖面呈扇叶形,扇叶顶部设置有齿牙2,相邻的两扇叶形成一个U形的储料斗3,储料斗3为六个,每个储料斗端面6均为圆弧形或平面,以限制钢筋棍4插入茶堆深度。利用齿牙2插入茶堆下部,通过旋转将茶叶翻入储料斗3内;储料斗3内壁上还设置有凸出的钢筋棍4,钢筋棍4顶部为圆锥状,相邻两储料斗3内的钢筋棍4交错设置,利用钢筋棍4插入茶堆,起到松散茶堆的作用;挖掘轮的一端用圆形钢板5封闭,避免茶叶掉落。
通常渥堆发酵的普洱茶呈方形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60cm,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翻堆机进行翻堆作业时,沿茶堆一边以直线行进方式进行作业,先通过钢筋棍4插入茶堆中令茶堆松散,之后利用挖掘轮顶部设置的齿牙2将茶叶铲入储料斗3内,随着挖掘轮转动将茶叶倒在输送带上,再由输送带输送至解块机上方自由落入解块机内,并由解块机将茶团打散后通过横向输送带排出至翻堆机另一侧,完成以此翻堆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02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丝机薄板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发酵用恒温恒湿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