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功率燃气发动机的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7486.1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才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斯通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3/20 | 分类号: | F01L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功率 燃气 发动机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配件,尤其是用于大功率燃气发动机的气阀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各行业所产生的工业可燃尾气也越来越多,如煤矿、瓦斯气、酒厂、造纸厂、垃圾填堆等,可燃气体绝大部分都直接排放,造成了严重污染和安全隐患及能源浪费,加快开发能适应各项可燃气体大功率内燃机(燃气发动机)是国家重点扶持项目。
然而,相比与燃油发动机,例如柴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的排气温度普遍高于燃油发动机,例如在200℃左右,再加上工作时于磨,所以常规燃油气阀无法满足高性能燃气发动机使用要求,即、要求燃气发动机的气阀,尤其是排气阀要采用更耐磨、耐高温的材料,成本更高这严重制约大功率燃气发动机开发和使用。此外,燃气发动机相对于燃油发动机,往往进气温度更高,由于燃气发动机的进气阀由于燃气的干磨,磨损也较严重,因此燃气发动机的进气阀对材料的耐高温性和耐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对于用于大功率燃气发动机的气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耐磨耐高温的性能上研究。例如CN101497970A公开一种奥氏体合金钢,用以抵御高负荷燃气的腐蚀。
发明内容
面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人着眼于改进本申请人现有的用于燃油发动机的气阀的几何形状,使其在耐高温、耐磨、耐腐蚀、高温抗疲劳强度等性上得到大幅提高,以使其可用于燃气发动机,尤其是大功率的燃气发动机。
在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功率燃气发动机的气阀,包括气阀颈部、阀盘、以及连接所述气阀颈部的外周面和阀盘的外周面的气阀密封面;其中,所述气阀密封面为经过堆焊高温合金以及加热滚压形成的硬度为HV700以上的气阀密封面;所述气阀密封面与所述阀盘的外周面的连接为弧形连接;且所述阀盘的底面配置为圆弧形。
首先,本发明通过采用经过堆焊高温合金以及加热滚压形成的硬度为HV700以上的气阀密封面,无需特殊的耐高温材料,成本较低。
其次,本发明气阀密封面与阀盘的外周面的连接为弧形连接;且阀盘的底面配置为圆弧形。即本发明通过改变气阀的几何形状,使这些气阀部件之间的连接均是无尖角的平滑连接,使气阀的排气和/或进气更加顺畅,从而可降低排气温度。相反,现有的气阀部件之间的连接(参见图1),例如气阀密封面1(工作锥面)与阀盘2的底面5往往形成尖角6,容易阻碍排气的流动。
此外,阀盘的底面配置为圆弧形,与现有的通常为平面的气阀的阀盘的底面(参见图1)相比,减少热能聚集,增强高温性能,提高散热效果,有利于较低气阀的温度。
较佳地,本发明的气阀尤其适用于排气阀和进气阀。排气温度通常较高,相对与进气阀,排气阀对耐高温、耐磨、耐腐蚀、高温抗疲劳强度的要求更高。而燃气发动机相对于燃油发动机,由于燃气发动机的进气阀干磨,损耗也较严重,因此燃气发动机的进气阀对材料的耐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气阀密封面与所述阀盘的外周面的连接为无尖角的平滑连接。这进一步使在气阀中的气流更加平滑、顺畅。
又,本发明中所用的高温合金可为镍铬铁高温合金或司太立合金(Stellite)。本发明的材料为常规材料,适合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气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示例气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气阀的示意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气阀堆焊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高温滚压前后堆焊层硬度检测结果对比。
符号说明:
1 气阀密封面;
2 阀盘;
3 气阀颈部;
4 阀盘的外周面;
5 阀盘的底面;
6 尖角;
7 堆焊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并结合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在结合了本公司多年来燃油发动机气阀制造中获得多项滚压专利技术基础上,在燃气发动机气阀制造中得到有机结合及进一步改进了气阀几何形状,使其耐高温、耐磨、抗高温疲劳强度等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产品使用时燃烧积碳大幅下降。
参见图1和2,气阀,尤其是排气阀,包括气阀密封面1、阀盘2、和气阀颈部3。气阀密封面1连接阀盘2的外周面4和气阀颈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斯通船舶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斯通船舶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7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