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管路残留空气电动吸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9478.2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李书涛;顾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管路 残留 空气 电动 吸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维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管路残留空气电动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和维修过程中加注制动液后,由于设备、零部件、人员等因素,导致制动系统中经常残存少量空气,影响整车制动性能,如无制动或制动软等现象,降低了产品质量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一般方法是操作人员手持套筒,对制动器放油螺栓进行松动,利用大气压力、重力对制动系统中的空气进行排放,最后在拧紧放油螺栓的模式。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1736984U的一种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包括高压气体管路以及管路接头,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储油杯的储油杯盖上形成有通孔,管路接头的一端连接于高压气体管路,另一端插装到储油杯盖上的通孔内,以将高压气体供应到储油杯内。这种排气装置利用高压气体推动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管路中的制动液快速流动,使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残余气体排出,由于空压气体对制动系统中元器件及排气孔等产生较大压力,有一定的伤害,而且排气不净或使大量液压油排出。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 201907502U的一种机动车排出制动油路中空气的制动油路排气装置,是一种具有气路、油路混合型制动管路机动车排出制动油路中空气的制动油路排气装置,含有驾驶室内制动快放阀、加力泵,连接方式是驾驶室内制动快放阀与加力泵相连,加力泵与制动油路相连,还含有气泵、电磁阀、气缸,连接方式是气泵通过三通接头和电磁阀相接,电磁阀再与气缸相接,气缸通过制动快放阀与驾驶室内制动快放阀相接,同时制动快放阀通过连接气管与三通接头相接,这种装置要维修时就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安全可靠、操作敏捷地排除制动系统中残存少量空气,保证整车制动性能,解决排气不彻底、费时费力、制动液腐蚀操作人员以及污染环境、造成浪费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灵敏度高的制动管路残留空气电动吸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制动管路残留空气电动吸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连接螺杆式轴,螺杆式轴驱动活塞,活塞的外径与缸体的内径配合,缸体朝电机的一端设有通气孔,套筒穿过缸体的另一端,螺杆式轴通过行星齿轮机构连接套筒,套筒位于缸体内的一端设有放油孔,缸体在放油孔所在的缸体腔壁上设有通向储液瓶的出油孔。本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主要解决的技术参数是确定行星齿轮齿数比及齿数,如何形成密闭工作容积以及如何实现对制动液收集等。行星齿轮齿数比及齿数按放油螺栓的有效长度、放油过程的最佳转动速度来设定;密闭工作容积由缸体来完成,本装置的缸体和螺杆式轴、套筒之间都有转动及轴向滑动两种方向运行形式,在配合处设置耐磨密封环等,而在排油孔部位设置单向阀即可解决防漏气问题;制动液收集由储液瓶来完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螺杆式轴,螺杆式轴驱动行星齿轮机构连动套筒,套筒内孔为六边形与放油螺栓配合,由套筒与放油螺栓接触用于松动、紧固放油螺栓并且在松开或紧固时与整个制动系统形成密封回路。通过螺杆式轴带动活塞吸取管路内残留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杆式轴的一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螺杆式轴外径和活塞中心部位设有的螺母配合。螺杆式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活塞中的螺母旋转,从而使活塞产生移动,使缸体的一侧产生负压,以吸取制动系统中的少量空气和制动液。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杆式轴和活塞螺母配合的两侧设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沿螺杆式轴的轴向具有伸缩功能结构。由于螺杆和螺母配合方式的密封性较差,可伸缩的密封装置一端密封固定在活塞的端面,另一端密封固定在螺杆式轴外径的光杆部位,并保证螺杆式轴的有效运行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与缸体相对运行的行程大于放油螺栓的拧出行程。实际操作时,放油螺栓未必全部拧出,但活塞与缸体相对运行的行程至少大于放油螺栓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缸体与套筒外径配合的通孔部位设有轴承,轴承的侧边设有密封环。缸体通孔与套筒外径配合处的轴承使套筒转动灵活,并在密封环的保护下防止漏气。
作为优选,所述的缸体通过放油管路与储液瓶连接,放油管路中设有单向阀。缸体上的出油孔位于放油孔的下方以利于泄油,单向阀防止储液瓶的油回流。
作为优选,所述的星齿轮机构包括内齿筒体、中心轴齿轮,中心轴齿轮与套筒一端连接,内齿筒体与螺杆式轴连接,内齿筒体和中心轴齿轮之间设有三个行星齿。螺杆式轴旋转,内齿筒体旋转,带动行星齿,行星齿带动套筒工作,力矩传递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9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摩擦片传感报警线束
- 下一篇:一种液压制动主缸储液装置、制动系统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