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氟化硫气体净化提纯组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5651.1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9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立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45 | 分类号: | C01B17/4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氟化硫 气体 净化 提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六氟化硫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六氟化硫气体净化提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对六氟化硫气体提纯主要有变压吸附、膜分离、液化或他们的组合,主要针对的是直接对高压开关内的六氟化硫进行净化提纯,目前市场中的这些方法,所用处理设备固定,在面对处理量有多有少的情况时,只有受现有设备条件限制,设备全部开启运作,设备整体效率和设备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处理方案灵活,能够应对不同用量情况,而且结构简单可靠的六氟化硫净化提纯组罐。
本发明的六氟化硫气体净化提纯组罐,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排气罐4、第一液化罐7、第二液化罐10,排气口1位于排气罐4顶部且设置有第一阀门2,排气罐4与第一液化罐7连通且设置第二阀门26;第一液化罐7内有第一制冷盘管28且设置第二液位传感器25,第一液化罐7侧壁下段设置进气口22;还包括三通管路30其中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液化罐7底部和第二液化罐10,近第二液化罐10端设置第三阀门18,三通管路30的第三端为第二出液口19且设置有第六阀门20;第二液化罐10设有排气管31通入第一液化罐7内,排气管31出口位置高于进气口22,排气管31设置第四阀门8,第二液化罐10内设置第二制冷盘管29,第二液化罐10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1,第一出液口11上设置第五阀门12。
在排气罐4、第一液化罐7、第二液化罐10分别设置泄压阀和压力变送器接口。
第一液化罐7内还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二液化罐10内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9和第一液位传感器13。
本发明的各储罐分开制作,罐体独立且均具备单独进行净化提纯的功能,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及用途灵活调整组合,联接控制部分都在外面,维护方便。
所有阀门都可以采用电磁阀,结合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可实现计算机程序全自动控制。无需在使用过程中看液位视窗,手动开关球阀等人工操作。
可以在处理六氟化硫时,使用不同组合方式,进行工作。处理量可多可少。如处理量大时上下两个液化罐同时使用,处理量少时只是用第一液化罐和排气罐组合。大量处理六氟化硫时,当下方大的第二液化罐向外灌装时,可以继续往第一液化罐中继续压缩六氟化硫,第二液化罐灌装完后打开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即可再次使用第二液化罐进行处理。这样设备整体效率和设备利用率会很高,且处理后气体纯度高,尾气无污染等优点。
3个气罐组合使用,在大量处理后,富集空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杂质气体可以在液体六氟化硫全都充满液化罐1时,都排入最顶部的排气罐中,且本发明的排气罐设计的比较小,原因是排入排气罐内的混合气体中含有部分饱和的六氟化硫气体,排气罐小了以后可减少收溶解在混合其中的六氟化硫的总量;另外排入排气罐内的混合气体含量较少,只有大量处理后才会富集较多,杂质气体聚集的越多,六氟化硫才能被排空,六氟化硫在其中的含量就越少,这样在尾气处理时无浪费,不污染,排放至中和池处理废气时其中的六氟化硫含量将非常少,经过中和池吸附分解后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将非常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六氟化硫净化提纯组罐示意图。
图中:1、排气口;2、第一阀门;3、第一压力变送器接口;4、排气罐;5、第一液化罐泄压阀;6、第二压力变送器接口;7、第一液化罐;8、第四阀门;9、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二液化罐;11、第一出液口;12、第五阀门;13、第一液位传感器;14、第二制冷盘管进口;15、第二液化罐泄压阀;16、第三压力变送器接口;17、第二制冷盘管出口;18、第三阀门;19、第二出液口;20、第六阀门;21、第一制冷盘管进口;22、进气口;23、第一制冷盘管出口;24、第二温度传感器;25、第二液位传感器;26、第二阀门;27、排气罐泄压阀;28、第一制冷盘管;29、第二制冷盘管;30、三通管路;31、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立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立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5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转子粗车用内孔涨胎
- 下一篇:电机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