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冲程高效内燃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83504.2 | 申请日: | 2012-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7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符云;梁朝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云;梁朝彦 |
| 主分类号: | F02B37/04 | 分类号: | F02B37/04;F02B75/02;F02B37/14;F02M35/104;F01L1/06;F02M61/14 |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刘清莲 |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程 高效 内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一种曲轴每转一圈做一次功的二冲程高效内燃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二冲程内然机是在缸套的下部位开一个进气孔和一个排气孔,在燃烧气体还没有将其能量充分发挥完之前,就必须从排气孔排气,而进气则是由下行的活塞向封闭的曲轴箱压气,然后向缸套上的进气口送气,由于活塞的行程较小,且曲轴箱的空间较大,其向进气口的充气压力和充气效率都较低。同样,发动机的效率也较低。而四冲程内燃机虽然提高了充气和排气效率,但它须四个冲程才有一个做功行程,其它三个行程均为辅助行程。辅助行程不仅消耗了能量(尽管耗能不大),又增加了做功冲程的周期(间隔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缩比、曲轴转一圈做一次功的二冲程高效内燃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二冲程高效内燃机,包括电动增压器、废气涡轮增压器、进气管、弹簧、阀门杠杆、滑动开头、触点、吸气管、空滤器、排气管、消声器、进气凸轮、排气凸轮、进气阀、排气阀、喷油嘴、火花塞、气缸套、活塞、连杆和曲轴,其中,吸气管分别与电动增压器和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连接,同时也与空滤器连接,进气管的一端分别与电动增压器和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出气口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气缸套连接,排气管一端与废气涡轮增压器连接,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气缸套连接,阀门杠杆铰装在进气管的三通处,弹簧的两端分别装在进气管和阀门杠杆上,滑动开关装在阀门杠杆的末端,触点安装在进气管上,消声器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排气口连接,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分别安装在进气阀和排气阀的上方,喷油嘴安装在进气管的末端,火花塞安装在进气阀和排气阀的中间,曲轴与连杆铰接,连杆与活塞铰接,活塞在气缸套内做上下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二冲程高效内燃机具有一定压力的进气系统。曲轴的正时驱动轮与凸轮轴驱动轮的速比是1:1,进气凸轮在相位上比排气凸轮滞后一定度数,活塞在下止点时,进、排气门是同时开着的,此时,带有压力的空气从进气门充入气缸,同时也将气缸内的残余废气送进排气管,用这样的方式在活塞处于下止点附近来完成四冲程内燃机排气冲程和进气冲程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冲程高效内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塞在上止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塞在下止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增压器;2、废气涡轮增压器;3、进气管;4、拉力弹簧;5、阀门杠杆;6、滑动开关;7、触点;8、吸气管;9、空滤器;10、排气管;11、消声器;12、进气凸轮;13、排气凸轮;14、进气阀;15、排气阀;16、喷油嘴;17、火花塞;18、气缸套;19、活塞;20、连杆;21、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二冲程高效内燃机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二冲程高效内燃机,包括电动增压器1、废气涡轮增压器2、进气管3、拉力弹簧4、阀门杠杆5、滑动开头6、触点7、吸气管8、空滤器9、排气管10、消声器11、进气凸轮12、排气凸轮13、进气阀14、排气阀15、喷油嘴16、火花塞17、气缸套18、活塞19、连杆20和曲轴21,其中,吸气管8分别与电动增压器1和废气涡轮增压器2的进气口连接,同时也与空滤器9连接,进气管3的一端分别与电动增压器1和废气涡轮增压器2的出气口连接,进气管3的另一端与气缸套18连接,排气管10一端与废气涡轮增压器2连接,排气管10的另一端与气缸套18连接,阀门杠杆5铰装在进气管3的三通处,拉力弹簧4的两端分别装在进气管3和阀门杠杆5上,滑动开关6装在阀门杠杆5的末端,触点7安装在进气管3上,消声器11与废气涡轮增压器2的排气口连接,进气凸轮12和排气凸轮13分别安装在进气阀14和排气阀15的上方,喷油嘴16安装在进气管3的末端,火花塞17安装在进气阀14和排气阀15的中间,曲轴21与连杆20铰接,连杆20与活塞19铰接,活塞19在气缸套18内做上下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云;梁朝彦,未经符云;梁朝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3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片机远程数据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灌溉水渠的可移动闸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