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3011.9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耿丽;张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73 | 分类号: | B60P1/27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407 广东省东莞市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车 后厢门 气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自卸车后厢门的锁紧装置是自卸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自卸车后厢门的锁紧装置多为杠杆式锁紧装置,这种杠杆式锁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车厢的升降带动锁紧装置的杠杆连动机构进行开启或锁紧后厢门。由于杠杆式锁紧装置的杠杆支点一般设置于后厢门后轴前一定尺寸的位置上,因此,这种杠杆式锁紧装置容易导致自卸车在升降过程中后厢门晚开或者早锁的问题产生。
而且,自卸车的后厢门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变形,以及杠杆式锁紧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由于磨损或变形,而造成杠杆式锁紧装置失效。即使经常修理或调整该杠杆式锁紧装置,也难以保证杠杆式锁紧装置正常工作。因此,由于该杠杆式锁紧装置的工作不可靠 ,容易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锁空,也就是早锁的现象,从而会造成货物损失和环境污染;二是晚开现象,即当后厢门升到开锁的角度时,该杠杆式锁紧装置还没打开到位,从而影响了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该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的开启和锁紧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不会造成后厢门晚开或者早锁的现象产生,从而避免了货物损失和环境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包括吊耳、双作用气缸、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双U形钩和锁钩,所述吊耳的一端焊接于车厢底板,所述吊耳的另一端与所述双作用气缸的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双作用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与与第一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第一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双U形钩的一端连接,所述双U形钩的另一端与所述锁钩连接;
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焊接于车厢尾部槽钢;
所述第一销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销轴;
所述双U形钩的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销轴。
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为38°。
所述双U形钩包括第一U形钩和第二U形钩,所述第一U形钩和所述第二U形钩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双作用气缸的气缸座设置有分别与气管连接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气缸杆顶出时,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车厢底板之间形成的锐角为49°;所述气缸杆缩回时,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车厢底板之间形成的锐角为5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包括吊耳、双作用气缸、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双U形钩和锁钩,吊耳的一端焊接于车厢底板,吊耳的另一端与双作用气缸的气缸座固定连接,双作用气缸的气缸杆与第一摆臂的一端连接,第一摆臂的另一端与第一销轴固定连接,第二摆臂的一端与第一销轴固定连接,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与双U形钩的一端连接,双U形钩的另一端与锁钩连接;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焊接于车厢尾部槽钢;第一销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销轴;双U形钩的中部可转动连接于第二销轴。该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的开启和锁紧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不会造成后厢门晚开或者早锁的现象,从而避免了货物损失和环境污染。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牢固,制造允许的误差范围大,从而便于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的双U形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的双作用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的锁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的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卸车后厢门气动控制的锁紧装置与自卸车后厢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7中包括有:
1——吊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30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