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排气发动机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7218.7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3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龚镇雄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发动机 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水泵,特别涉及一种可排气发动机水泵。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上的水泵一般会采用最为常见的叶片式离心水泵。如图1所示,水泵4是一种常见的叶片式离心水泵。在工作前,需要将水泵4的涡室43中灌满冷却液,以便把涡室43中的空气都排出去,这样一来,在叶轮44开始转动后,就可以使冷却液从水泵进水口42吸入到水泵4内并加压。压力升高后的冷却液从水泵出水口41流到发动机分水水道2内。冷却了发动机1之后,冷却液再经过发动机出水管6流到发动机出水口5。
受到发动机1的空间及结构的限制,水泵出水口41和水泵进水口42一般都布置在涡室43的下方。在涡室43的上部是穹顶状的涡室上方45,其是一个密封的空腔。实际中,一旦发动机1的冷却液放出量低于水泵4的容量,就会有空气进入到涡室上方45中并驻留,即使重新加入冷却液也很难使得涡室上方45中的空气被全部排出。而水泵进水口42和水泵出水口41相对于涡室43的位置越低,涡室上方45中的空气就越难被排出。由于内部驻留的空气会严重影响叶片式离心水泵的离心效果,致使冷却液循环不良,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水泵4的空转,所以很容易造成发动机1过热的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排气发动机水泵,其能够方便地排出涡室上方中驻留的空气,又不会改变水泵的主体结构和安装连接关系,能够保证良好的发动机冷却液循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排气发动机水泵,包括涡室和叶轮,在所述涡室的涡室上方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该通孔出口设有气体导出控制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体导出控制部件是一个排气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体导出控制部件是一段排气管道,该排气管道连接到发动机出水管排气通孔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的开口朝向为竖直向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的开口朝向为水平或倾斜向上地朝向发动机的侧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是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涡室上方开设的通孔,可以配合排气阀门或排气管道将涡室内的空气排出,这样就可以保证向水泵中加入冷却液时,能够将整个水泵的内腔中充满冷却液,不会有空气驻留,从而就可以保证冷却液的供给,防止发动机过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发动机叶片式水泵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发动机,11-排气通道,2-发动机分水水道,3-发动机进水口,4-水泵,41-水泵出水口,42-水泵进水口,43-涡室,44-叶轮,45-涡室上方,46-涡室排气孔,5-发动机出水口,6-发动机出水管,61-发动机出水管排气通孔,7-排气阀,8-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为了克服图1中涡室上方45内容易产生空气驻留的缺陷,同时又不改变水泵4在发动机1上的安装方式和位置关系,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在涡室上方45的顶部开设有一个涡室排气孔46,其开口方向竖直朝上,并且该涡室排气孔46上还连接有一个排气阀7作为气体导出控制部件。可以将涡室排气孔46设计为光壁通孔,使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将排气阀7固定在其中;也可以将涡室排气孔46设计为螺孔,使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将排气阀7固定在其中。一旦发现涡室上方45处有驻留空气,先打开排气阀7,然后再向水泵4内通入冷却液,就可以将驻留空气排出,然后关闭排气阀7即可。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前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涡室排气孔46设计在涡室上方45的顶部侧面,以一个近似于水平(略微斜向朝上)的方向来安排涡室排气孔46的开口朝向。这种朝向发动机1的侧面的开口设计方式可以使排气阀7具有更宽敞的安装空间,以便于零部件的装配、维修等操作。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7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