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5384.5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5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黄广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群力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70 | 分类号: | B29C65/7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21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接管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装置及其形成方法,特别是一种将支架、支气管、以及本体结合为一体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市面上,发动机连接管是通过将注塑成型后的支架、支气管两个部件通过热板熔接机,易熔接的方式连接到吹塑成型后的本体上从而形成发动机连接管。
图2为以前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过程的注塑支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以前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过程的注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以前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过程的吹塑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以前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过程的支架被熔接到本体上的示意图,图6为以前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过程的支气管熔接到已经完成支架熔接的本体上的示意图。该熔接过程中,熔接支架和支气管需要分成两个工序,需要用两个熔接装置来依次将支架和支气管熔接到本体上,显然,该过程中需要两个操作工流水作业,另外熔接的过程又经常会出现偏位、气泡、溢料、熔接强度低等问题,总而言之,现在市面上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装置及方法需要的装置多,需要的人工成本高、形成周期长,形成的发动机连接管的合格率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将支架、支气管、以及本体结合为一体而形成发动机连接管 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连接管模具,具有第一半部、第二半部、以及将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对准并扣合的扣合部,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对准扣合后形成对应于本体外形的本体腔以及放置和固定支架的支架槽和放置和固定支气管的支气管槽;以及吹塑成型部,向发动机连接管模具中注射材料并对材料吹塑,使得材料形成包覆住支架和支气管的一端而与该支架和该支气管形成为一体的本体。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支架放入支架槽中时,支架与本体连接的一端与支架槽内壁之间存在一定量的间隙;支气管放入支气管槽中时,支气管与支气管槽内壁之间也存在一定量的间隙,保证吹塑成型部对材料进行吹塑时,材料必然包覆住支架和支气管与本体连接的一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支架与本体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台阶式的支架凸台,支气管与本体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台阶式的支气管凸台,吹塑成型部对材料进行吹塑时,材料包覆住支架凸台和支气管凸台而使得两者与本体连接为一体。
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机连接管形成装置,通过将注塑成型后的支气管以及支架分别放置和固定于支气管槽和支架槽中后吹塑成型所述本体的同时直接将本体与支气管和支架形成为一体,整个过程单人就可按成,工序简单,操作容易,不需要熔接,所以避免了发动机 连接管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溢料、气泡、以及熔接强低的问题,另外采用设有台阶式凸台的的支气管和支架来使得形成本体的过程中,材料直接包覆住该凸台的表面,增加了本体与支架和支气管的结合面以及厚度,同时不会移位。从而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装置制成的发动机连接管的质量和合格率都能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发动机连接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以前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过程的注塑支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以前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过程的注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以前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过程的吹塑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以前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过程的支架被熔接到本体上的示意图。
图6为以前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过程的支气管熔接到已经完成支架熔接的本体上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支气管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支气管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支架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支架和支气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第一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再实施例中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将支架4、支气管3、以及本体结合为一体的发动机连接管形成装置由发动机连接管模具10和吹塑成型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群力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群力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5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位立式自动蹄铁点凸焊机
- 下一篇:一种异形管材切割用飞锯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