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推合驱动力自行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45096.1 | 申请日: | 2012-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耿康力;耿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康力;耿昭 |
| 主分类号: | B62M1/12 | 分类号: | B62M1/12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力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涉及一种人体直立式的,全身协调配合使用的往复式驱动无废功的拉、推合驱动力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自行车,在较长时间里一直受技术标准化和使用专业化的束缚及影响,其基本的构造特征是:人以车把、脚蹬和车座为支承及着力点为基础进行使用的。其使用特点是:车把支承并调整人体重心和操控车的方向;脚蹬用曲轴旋转驱动车前进和调控人体重心;车座用以支承人体重心和减轻人的疲劳。由于受该车架基本结构的限制,必然形成以下缺陷:一、车在行进中,人的两手臂表现消极并容易疲劳;二、车运动单靠人的下肢——腿脚用做旋转运动来完成,而且,这其中包含了许多无用的功;三、车座在行驶中会给人的臀部造成很不舒服;四、归纳前述的三条,人的手、脚和臀等部位的定位过于固定,造成人的整体体能尤其是躯干以上部分的力量是无法发挥出来;五、人体的两腿采用的姿势是跨姿,加上重心较高、头部始终在前和腿脚难以接触地面等因素,极有可能会造成不安全。只能进行下肢的健身或锻炼,而无法使人上肢、下肢和腰背都能协调用力, 所以,车本身高造成人体的重心较高。
在已公开的专利文件中所记载的不少实用新型创造也都采用了许多办法,如:中国专利号为200610145515.6和专利号为200920065740.8等,还有一些其它实用新型也都是采用往复式的方法,但他们都没有解决让人的上肢参与并提供自行车前行动力的问题,人的体能无法全部施展出来。特别是中国知识产权局已公开的本人于2011年09月26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201110287532.4,它在使用方式上虽然也采用的是往复式,但它的主要缺陷在于:人在驱动前进时动力的动作上只能是在拉动时产生动力,即单向的运动方式(如赛艇),因此,其动作上有二分之一的部分是无用功,因功效不高,势必降低行车速度。经过分析研究:如果不对传统自行车的基本技术构造和使用方式上进行根本的改变,特别是在对人的两手臂和上体的利用上,就必须按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从总体上兼顾,以充分发挥人的上体体能为出发点,在人使用的基本方式上和技能上给以一定的、合理和必要的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人体直立无座的往复式无废功——上肢、下肢和腰背都可配合用力的拉、推合驱动力自行车。主要是把转向系统和动力系统二者在构造上合为一体,让人在操纵车把时具有两个基本圆弧的转向角:即一是把握向左和向右的方向;二是向前向后用力驱车前进的动力,这正是满足自行车能够平衡与行走时的两个基本要素。把转动方向和动力驱动合而二为一到车把上,使人的两手臂进行整体把握,也利于集中精力。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人在操纵车把作向后和向前的圆弧的转向角拉推运动时,使人体躯干有一较大的“V”形前后运动幅度,能同时为自行车提供驱车前进的动力,这利于充分发挥人体的力量,它无废功而且高效,以弥补传统自行车使用方式单一不足的现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拉、推合驱动力自行车,包括车架1,车架1后端下部设有后车轮2,车架1前端设有前叉管3,前叉管3内转动连接有前叉4,前叉4下端设有前车轮5,车架1上设有转向兼动力驱动机构、行走传动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转向兼动力驱动机构通过行走传动机构与后车轮2传动连接,转向兼动力驱动机构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与前叉4传动连接,转向兼动力驱动机构包括与车架1转动连接的高度可调式驱动杆11和驱动杆11上端水平设置的车把12,所述行走传动机构包括在后车轮2的中心轴左右两侧各设置的一个飞轮离合器6以及在车架1前侧下部设置的两个分别与飞轮离合器6前后对应的定滑轮7;
在车架1的左侧或右侧,飞轮离合器6上传动连接有一节链条8,定滑轮7上缠绕有牵引绳9,牵引绳9的一端与链条8的一端连接,牵引绳9的另一端通过一根拉簧10与链条8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杆11的下端与牵引绳9上侧连接;
其中一侧的链条8、牵引绳9和拉簧10紧绷形成“O”形结构,另一侧链条8、牵引绳9和拉簧10紧绷交叉形成“8”形结构。
所述车架1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定滑轮7和飞轮离合器6之间上方的一道脚踏板13。
所述车架1上设有与防止链条8或牵引绳9脱落或下垂的导向轮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康力;耿昭,未经耿康力;耿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5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纱窗
- 下一篇:一种门发泡模门封条防掉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