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件以及采用该固定件的发动机缸盖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9385.0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6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靳宝宏;侯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4 | 分类号: | F02F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杨炯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以及 采用 发动机 缸盖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件以及采用该固定件的发动机缸盖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油发动机的缸盖安装在缸体的上面,从上部密封气缸并构成燃烧室。它经常与高温高压燃气相接触,因此承受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水冷发动机的气缸盖内部制有冷却水套,缸盖下端面的冷却水孔与缸体的冷却水孔相通。利用循环水来冷却燃烧室等高温部分。
缸盖上还装有进、排气门座,气门导管孔,用于安装进、排气门,还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等。汽油机的气缸盖上加工有安装火花塞的孔。顶置凸轮轴式发动机的气缸盖上还加工有凸轮轴轴承孔,用以安装凸轮轴。气缸盖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汽油机的燃烧室主要在气缸盖上。
通常情况下,汽油机的缸盖凸轮轴处会设计成一种M字形,以形成对凸轮轴的保护。在缸盖中央,预留出一排点火线圈的空间,在此空间内会造成积水,尽管点火线圈有绝缘防护,但仍需将积水排出,防止点火线圈短路和积水火花塞孔进入缸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常情况下,会使用机加工方式在缸盖上钻孔,以便形成通道,将积水排到发动机外。
在机加工过程中,需要至少两条以上的通道,才能形成有效的排水通道。因此至少需要两次以上的钻孔工艺,增加了加工工艺的复杂性,同时还需要购买刀具,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贯通缸盖和前盖、将点火线圈周围的积水引流到发动机外侧的固定件和使用该固定件的发动机缸盖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特征在于,在固定件的轴线方向上钻孔,使其在安装的位置上形成一个通道。
另外,上述固定件连接在发动机缸盖和前盖之间,一端与点火线圈的设置空间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前盖与发动机外侧连通。
另外,所述固定件是螺栓。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固定件的轴线方向上钻孔,使其在安装的位置上形成一个通道,该固定件连接在发动机缸盖和前盖之间,一端与点火线圈的设置空间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前盖与发动机外侧连通,因此在降低了缸盖的机加工次数,且没有增加任何的零件,降低了整机的成本的条件下,将积水排到发动机外。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缸盖安装结构包括:缸盖、安装于上述缸盖的前盖以及连接在发动机缸盖和前盖之间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在轴线方向上被钻孔,使其在安装的位置上形成一个通道。
另外,所述固定件一端与点火线圈的设置空间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前盖与发动机外侧连通。
另外,所述固定件是螺栓,在所述缸盖和所述前盖的相应安装位置上设有螺纹。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发动机缸盖安装结构包括:缸盖、安装于上述缸盖的前盖以及连接在发动机缸盖和前盖之间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在轴线方向上被钻孔,使其在安装的位置上形成一个通道,所述固定件一端与点火线圈的设置空间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前盖与发动机外侧连通,因此在降低了缸盖的机加工次数,且没有增加任何的零件,降低了整机的成本的条件下,将积水排到发动机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缸盖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固定件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缸盖
2 前盖
3 固定件
5 火花塞(点火线圈)
6 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一例,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实施方式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缸盖安装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固定件的剖视图,即重要部分放大图。
关于固定件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固定件3在其轴线方向(图2中的点划线)上钻孔,使其在安装的位置上形成一个通道6。
另外,固定件3连接在发动机缸盖1和前盖2之间,一端与点火线圈5(见图1中火花塞所处的空间)的设置空间连通,另一端通过前盖2与发动机外侧连通(见图1中左边的空间)。
另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3是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9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热能交换增温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机油集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