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窗用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车舱室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6208.7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3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福留宽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E05F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窗 铰链 具有 舱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窗用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车舱室。
背景技术
在例如拖拉机等车辆中,通常设置有角窗。所谓角窗,即车舱室中相邻车舱壁的交接处的非平面窗户,换句话说是位于车舱室拐角处的窗户,采用角窗可以改善空气流通、开阔视野、增加室内采光。
以往,角窗通常是通过具有板弹簧的铰链来进行安装,并且,铰链中的板弹簧设置为当角窗关闭时板弹簧处于无变形的自然状态,要打开窗户时,利用板弹簧向一方向的变形而打开角窗。
然而,由于受到板弹簧的强度的限制,所以这种铰链能够打开窗户的程度有限,通风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最大限度地打开窗户时,板弹簧从无变形的自然状态变化至向一方向的最大变形,因此打开窗户时所需的力度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窗用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车舱室,其可以使车窗打开得更大,而且还可以减小打开窗户时的操作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窗用铰链,该铰链具有可使车窗打开、关闭的板弹簧,该车窗用铰链中,当所述车窗为最大打开状态时,所述板弹簧的变形为向第一方向的变形,当所述车窗为关闭状态时,所述板弹簧的变形为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变形,当所述车窗为最大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的一状态时,所述板弹簧处于不变形的自然状态。
此外,在所述车窗用铰链中,当所述车窗为最大打开状态时,所述板弹簧的变形为向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变形,当所述车窗为关闭状态时,所述板弹簧的变形为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变形。
此外,在所述车窗用铰链中,当所述车窗为最大打开状态时,所述板弹簧的向所述第 一/第二方向的变形所对应的变形角度为10°。
本实用新型第二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舱室,该车舱室具有:角窗,该角窗通过上述第一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窗用铰链打开、关闭。
此外,所述车舱室还具有:顶窗,设置于所述车舱室的顶面;以及后窗,设置于所述车舱室的后表面,所述车舱室形成有从所述角窗向所述后窗的第一空气流路、以及从所述顶窗向所述后窗的第二空气流路。
此外,所述车舱室中,设置有使所述角窗和所述顶窗保持关闭的同一种类的转动限制单元。
此外,所述车舱室中,所述顶窗为铝合金制的顶窗。
此外,所述车舱室中,所述顶窗设置在所述顶面的前侧区域。
此外,所述车舱室中,所述顶窗设置为打开时开口朝向所述车舱室的前方。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窗用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车舱室,由于在窗户从关闭到打开的过程中,板弹簧是由一方向的变形转变为向另一方向的变形,因而,窗户的打开角度相应地变大,即能够使角窗打开得更大,有利于改善通风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车窗用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车舱室,由于在窗户从关闭到打开的过程中,板弹簧是由一方向的变形转变为向另一方向的变形,所以打开窗户时所需的操作力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车窗用铰链的车舱室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车窗用铰链的车舱室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用铰链中板弹簧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a)表示角窗关闭时,(b)表示角窗打开时,(c)表示板弹簧处于无变形的自然状态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车窗用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车舱室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方式仅为举例说明,不应据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在下述实施方式中未明示的变型、技 术适用等。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角窗210关闭时的车舱室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角窗210呈打开状态的车舱室100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用铰链中板弹簧232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a)表示角窗210关闭时,(b)表示角窗210打开时,(c)表示板弹簧232处于无变形的自然状态时。这里,为了便于清楚显示,省略示出图2中的车舱室100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6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