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踏板锁的旋转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2611.2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吉源 |
主分类号: | B60R25/04 | 分类号: | B60R25/04;B60R25/06;B60R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踏板 旋转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盗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简单方便的汽车踏板锁的旋转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丢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但破坏了社会治安,也给众多的车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各种各样的汽车防盗产品纷纷涌入市场,例如有锁汽车方向盘的汽车方向盘锁,也有电子声控报警的防盗装置,还有汽车踏板锁等等。然而,前述汽车方向盘锁主要是采用两端分别勾住方向盘的方向盘锁,此种方向盘锁的防盗性能极差,盗车者能快速锯断方向盘,或强力撬开外露的锁头,使汽车锁的防盗作用丧失;前述电子声控报警的防盗装置则易产生噪音扰民,不适合于在市场推广;该种汽车踏板锁则通过限制住行车制动踏板、油门踏板或离合器踏板的方式实现汽车防盗,具有结构强度好、结构隐秘、不易被撬的诸多优点,从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然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汽车踏板锁结构,虽可提供消费者基本的防盗需要,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归纳而言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例如,有专利号为200520075604.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踏板锁定式汽车锁”,其所公开的锁具中,采用L形锁槽,该种L形锁槽的开口位于侧面,从而用户在使用时,需要从侧面对正汽车踏板之杆体套入,而不能直接正向自上而下插入,用户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带来使用上的不便,进而给用户的上锁过程带来困扰。
其次,例如,有专利号为201020198224.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智能汽车踏板锁”,其所公开的锁具中设置了主锁和副锁,使操作过程复杂繁琐;以及其用于顶住踏板的锁座位于锁体的外部,并需要体积庞大的底座进行支撑,该锁认和底座使锁具的空间体积扩大和重量增加,过多地占用汽车内有限的空间资源,过重的产品重量也给女士用户等带来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前述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简单方便的汽车踏板锁的旋转定位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踏板锁的旋转定位结构,包括锁体和内锁钩组件,内锁钩组件可相对于锁体旋转和轴向伸缩,该锁体包括一套合管体,该内锁钩组件包括有一内滑杆,该内滑杆可转动和轴向伸缩地内套于该套合管体内;于该套合管体与内滑杆之间设置有旋转定位结构,该旋转定位结构包括有分别设置于套合管体与内滑杆上的导槽和凸柱,该凸柱的外端伸入该导槽中;导槽包括有彼此呈夹角连通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其第一导槽沿套合管体的轴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旋转定位结构中的导槽设置于该套合管体的内壁面上,所述凸柱设置于内滑杆外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旋转定位结构中导槽设置于该内滑杆的外表面上,所述凸柱设置于套合管体的内壁面上。
优选的,所述导槽呈L形状,其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彼此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优选的,所述导槽进一步包括有一连通于第二导槽尾端的第三导槽,该第三导槽与第一导槽平行。
优选的,所述内滑杆上安装有一手柄,该手柄与内滑杆枢接。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有一滚珠和两定位孔,该滚珠可伸缩地安装于套合管体上,背部抵于一压力弹簧上,该两定位孔横向间距设置于内滑杆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几点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导槽与凸柱配合的旋转定位结构,利用彼此呈夹角连通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来控制内锁钩组件的旋转位置和角度,充分利用锁体内部的有效空间,将实现旋转所需要的各部件和配合结构全浓缩于锁体内部,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产品整体呈直棒形,结构简单紧凑,不占用车内空间资源。再者,本实用新型采用合理的结构布局设计,简化了整个产品的生产组装,有利于提升生产组装效率,进而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中内锁钩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图中处于开锁状态。
图5是图4中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图中处于上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吉源,未经李吉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2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编码器系统的全自动电脑洗车机
- 下一篇:一种逃生安全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