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0629.0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艳;张艳青;贺燕铭;马童立;李红强;周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7/06 | 分类号: | F02B6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前端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发动机驱动的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包括曲轴皮带轮、空压机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转向助力泵皮带轮、水泵皮带轮、自动张紧器、第一惰轮、第二惰轮以及皮带。其中,上述皮带依次绕过上述曲轴皮带轮、上述空压机皮带轮、上述第一惰轮、上述发电机皮带轮、上述转向助力泵皮带轮、上述第二惰轮、上述水泵皮带轮、上述自动张紧器以将它们连接起来。
转向助力泵皮带轮一般用于被驱动部分,惰轮是用于改变它前后两个齿轮的转动方向关系的,将其布置在发送机前端轮系中,会导致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复杂且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包括曲轴皮带轮、空压机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自动张紧器、惰轮以及皮带,所述皮带依次绕过所述曲轴皮带轮、所述空压机皮带轮、所述发电机皮带轮、所述惰轮、所述水泵皮带轮、所述自动张紧器。
进一步的,所述曲轴皮带轮包括与发动机曲轴连接的内圈、支撑所述皮带的外圈,所述内圈、所述外圈之间设置有减震圈。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圈为橡胶减震圈。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为五槽“V”形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皮带轮为发电机超越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与电子转向助力泵配合,不需要转向助力泵皮带轮,自然不需要皮带带动;惰轮的作用是改变皮带缠绕方向与增大其他带轮的包角,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一个惰轮已经能够满足前端轮系各皮带轮包角等需要,所以此布置中省去一惰轮,减少了转向助力泵皮带轮及与其连接的一个惰轮的设置,有助于油耗的降低,同时缩短了皮带的使用长度,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中曲轴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的左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皮带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包括曲轴皮带轮4、空压机皮带轮5、发电机皮带轮3、水泵皮带轮1、自动张紧器6、惰轮2以及皮带7,所述皮带7依次绕过所述曲轴皮带轮4、所述空压机皮带轮5、所述发电机皮带轮3、所述惰轮2、所述水泵皮带轮1、所述自动张紧器6。
本实施例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转向助力泵皮带轮及与其连接的一个惰轮的设置,在保证发动机前端轮系的功能作用的同时,降低了油耗,缩短了皮带的使用长度,降低成本,且减轻了发动机的总重量。
现有技术中,曲轴皮带轮通常由外圈、内圈组成,外圈与内圈的材料多为灰铸铁。
发动机的曲轴系统是个弹性系统,当发动机工作运转速度处于临界转速时,若输出轴系无阻尼存在,则会产生激振扭矩,形成周期性的扭转弹性变形。当干扰力矩频率与输出轴系自振频率相当时,输出轴系将产生振幅明显增高的共振,进而引起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严重时造成机体损伤、曲轴扭断。安装上述结构的曲轴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虽然可以转递运动,但无法有效保护曲轴。
结合图2所示,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不能有效保护曲轴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曲轴皮带轮4包括与用于发动机曲轴(图中未示出)连接的内圈41、用于支撑皮带7的外圈42,内圈41、外圈42之间设置有减震圈43。
外圈42与内圈41的材料为灰铸铁。内圈41中部设置有用于和发动机曲轴连接的中心孔45。外圈42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与皮带7配合的V”形凹槽46。
本实施例中,减震圈43为橡胶减震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减震圈还可以塑料减震圈。
带有橡胶减震圈或塑料减震圈的曲轴皮带轮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可以改变引起曲轴扭振的频率,避免输出轴系产生振幅明显增高的共振,防止因为振动而造成机体损伤、曲轴扭断,由此有效保护发动机曲轴、降低发动机曲轴的振动幅度。带有橡胶减震圈或塑料减震圈的曲轴皮带轮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对曲轴后端的飞轮(图中未示出)也十分有利,可以降低飞轮的转动光亮,提高飞轮的响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